第536章 风流之誉-《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3)页
继续摇摇头,李世民反倒还有点神气:
“反倒是辅机、克明、玄龄三卿,还以为朕当时沾了邪祟。”
听陛下说起此等旧事,甘露殿内众臣大笑,长孙、房杜三人无奈苦笑。
“当时那笔就在手边,故而朕手书不少,但不常得答话,说不得那诸葛武侯还是被朕提点方知以光幕交流文字呢。”
“那二郎倒有功于武侯了。”
洒然点点头,完了李世民反倒有点可惜:
“算算时间,想来那昭烈帝也差不多该兴汉功成了,只叹不能令武侯伴朕身边,再造盛唐基业。”
长孙皇后无奈:
“那也难怪昭烈帝对二郎如此不客气。”
挑挑眉毛,李世民倒是有些讶然:
“就因此等小事?”
那边在忙于跟魏征争论的杜如晦还有空抬头:
“陛下这小事,对昭烈帝而言不啻于动摇国本之大事”
甘露殿内再度大笑,李世民无奈一叹。
此前以为科举乃无上利器,以为参考宋朝的便可毕功而揽才。
结果如今观察宋之诸事,这科举反而还需再改。
欲图全功还是重在治学,那又不知要多少年月了。
【另外,咱们前面已经说过好多次,两宋是古代科技成果迸发的一个时代。
开明的学术氛围,以及人口的大爆发带来的经济增长,带动了北宋对唐朝科技成果的一個全盘融合接收并再创新。
只不过两宋的科技发展缺憾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士人和士大夫们对科技的研究上,过分依赖感性知识、直观感觉以及主观经验,缺乏定量研究的科研手段,以及与其相匹配的思维传统。
而且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科技的研究也不可能独立于经学之外。
一方面,这些非常粗犷的原生科技思想从传统经学里汲取了营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