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唇枪舌剑-《抄家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


    第(2/3)页

    大林牙在契丹的威望似乎不小,而且他的话也深入人心,立即引起不少人的支持。

    遇折却犹豫不决。

    杜蘅也不知道他在犹豫什么,正常的战略就应该跟大梁结盟。

    “我大梁与契丹从未有过嫌隙,倒是北齐,三番五次的攻打契丹,你们之中,想必有不少亲人死于北齐之手吧?”杜蘅扫视两边的契丹官员。

    果然,这句话引起了很多契丹官员的共情。

    北齐与契丹交界,因此几十年来,冲突不断,因为契丹要是遇到什么灾年,气候恶劣,过不下去的时候,就会南下打草谷。

    虽然杜蘅出于战略要与契丹结交,但也不能否认契丹的野蛮。

    他们烧杀抢掠,引起北齐边境民不聊生,北齐自然也不能惯着他们,曾经数次派兵讨伐。

    因此双方死伤无数。

    而此刻,杜蘅只提契丹的死伤,丝毫不提北齐。

    从渊源和历史上,南梁无疑是占便宜的,毕竟南梁和契丹相隔太远,双方很难产生什么摩擦。

    “可汗陛下,不错,你我两国确实有过一些摩擦,可那都是过去了,咱们应该摒弃旧怨,一起向前看。”

    宇文焘循循善诱的道:“如果咱们两国能够结盟,我朝决定打开榷场,与契丹互市贸易,你们需要的茶叶、盐铁都不会短缺,这对你们可大有裨益啊。”

    北齐对契丹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经济制裁。

    打仗嘛,半斤八两,北齐的铁骑牛逼,但契丹是马上民族,骑兵也不是盖的。

    而且游牧民族有个好处,他们打仗不必顾及城池,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除非北齐出现像霍去病一样的牛人,否则一旦深入草原腹地,你都找不到契丹人的行踪。

    所以他们像是永远消灭不完似的。

    最后北齐只能采取关闭榷场的方式,沉重的打击契丹,因为契丹需要很多中原的物资,而北齐不需要契丹的物资,哪怕最珍贵的战马,北齐也有自己的养马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