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孙桐萱的考虑(求收藏)-《抗战惊雷》
第(2/3)页
调防郑州时间虽不长,但孙桐萱作为第三集团军的总司令,自然要与手下商议要如何发展扩充,如何稳固防区。而成立鲁西招募处便是其中的一个办法。
孙桐萱等人认为第三集团军在山东省历史久,与人民有感情,若是能把已沦陷的鲁西地区的青年吸收过来,既补充部队以免于资敌,还能从中得到到钱财和物资。当然,这还是未付诸实施的设想,还要经国民党军政部批准,有了正当名义,才能得到上面的拔款。
第三集团军是杂牌无疑,而杂牌军的作战损失,国府通常只补三分之一或更少,其余都要自行解决。所以,孙桐萱等高级军官自然要多想办法。
“永城在黄河对岸”孙桐萱看着地图,轻轻点头,说道:“参谋部不是制定了作战计划吗,这块地区倒是可作为桥头堡,利于出击。”
参谋部所制定的作战计划主要包括两项:一是加强河防,抵挡日军的袭击二是定期派出营、团规模的部队,到河东、河北的地区进行游击战。这样既打击了敌人,又使部队在实战中得到锻炼。
而向沦陷区渗透游击,还有一个不能摆在明面上的原因,那就是筹措经费。因为内地物资紧缺,从沦陷区购买物资向内地走私,是很暴利的买卖。
第三集团军防区与敌人只是一水之隔,自然是着便利的条件。当时,这样的买卖并不少见,就连战区副总司令汤恩伯也不例外。
综合上述原因,永城便显得很有价值。既能作向外游击的桥头堡,又能成为招揽青年和走私物资的基地。
“属下也觉得永城地区很有价值。”刘琛停顿了一下,说道:“况且,从战绩看,这个杨天风似乎挺能打仗的,与那些杂七杂八的抗日自卫军大有不同。助其一臂之力,若取得战果,不也算在咱们第三集团军头上嘛!”
孙桐萱暗自叹了口气,既要受打压排挤,还得卖力气干活儿,这就是杂牌的悲哀啊!
“那就派”孙桐萱沉吟着,将征询的目光投向刘琛,“最多一个团,应该可以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