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胜利,不甘人后-《抗战惊雷》
第(2/3)页
鬼子损兵折将,暂时无法再调集兵力展开进攻,采取了收缩保路的策略。由四铺镇至宿城的大小据点多数放弃,拼凑出一千多日伪军驻防宿城,并保证津浦铁路的安全。
三纵也没有继续大举进攻,佟支队将主力放在四铺镇,一边补充训练,一边派出小股部队和各家地方武装的游击队,渗透游击、占领乡村,将四铺镇以东至宿城的地区逐渐变成光复区或游击区。
郭松林率领的直属警卫团和陈支队兼程赴援,却没赶上仗打,都变成了运输队,把战斗中缴获又藏在各处的“东洋垃圾”运回根据地。
宿县乡村,象四铺镇、西二铺乡等地的百姓开始返回家园,随之一起行动的是永城青训班的青年干部,分别担任村、镇、乡长,控制住基层政权,组建联防队,破坏公路、建设村落工事
宿城的百姓撤出后,一部分投靠乡村的亲戚,一部分则迁至永城,由县长陆文平等人想办法安置。
所有的这些工作琐碎又繁多,当然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全部完成的。杨天风自然也不会事事亲历亲为,东进暂告一段落,把部队重新布防,交代好各项事宜后,他便返回了芒山镇。
经此大战,杨天风再度下达了扩充命令,各支队和警卫团的人员都将达到两千余人,算上整合扩编后的各支游击队,他准备在两三个月内将部队增加到一万人枪。
地盘大了,人口多了,军工能力在提高,最主要是此番东进作战缴获颇丰。
虽然杨天风写出了游击战的教材,但在其中他也强调了“游击战通常不能决定战争命运,它的战略任务是辅助正规战,并且把自身发展成为正规战,以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而只从战术上考虑,游击部队能否发展壮大,便不仅仅需要化整为零、消耗敌人战力、拖延敌人行动、误导敌人方向、形成敌人心理压力,特别是没有军工后勤支撑的情况下,适当地打运动战、歼灭战,便不可避免。不打歼灭战,武器弹药从何而来?
三纵虽然有兵工厂,但除了卧虎岗月产千枝霰弹枪外,芒砀山兵工厂主要生产能力还是集中在钢拳、榴弹发射器、迫击炮、地雷等武器上。这样,装备士兵的枪械除了四下搜罗购买,也主要依靠战斗缴获。目标不光是鬼子和伪军,还有不抗日、专殃民的游杂武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