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插播广告的授课-《抗战惊雷》


    第(2/3)页

    学员们爆发出一阵压抑的笑声,原来飞雷炮还有这么多花样儿,买几根炮筒,弹药自己制造,黑火药还是能搞到的,这还真是物超所值啊!

    “下课!”杨天风一甩教鞭,在学员们习以为常的目光注视下背着手出了教室,结束了这堂简短的授课。

    钢拳、榴弹发射器、飞雷炮、地雷,这些东西流传出去,能弄死不少鬼子吧?杨天风觉得自己快变成军火商,坏水流满地了。

    但抗战的历程要有所改变,光是三纵一枝独秀也没有用,需要的是抗日队伍的战力总体上的提升。对于这一点,杨天风早就想得明明白白。

    而这些学员,不光有隶属**的,民间自发的,还有领导的。不管他们的党派和主张,唯一的共同点便是抗日坚决,只此一条就够了。

    学成归队,这些学员将是一颗颗种子,发芽开花,把学到的打鬼子的武器和技巧传播得更广,甚至不排除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物。

    只不过,杨天风也是那种追求超越的人。他以军人为职业,对杀敌武器的研究和杀敌技术精益求精,已经达到了精湛的程度。

    抛开飞雷炮的多种花样,在杨天风的指导下,榴弹发射器和榴弹,以及重型迫击炮又进行了改进,解决了之前的缺陷,提高了效能。但杨天风却并没有告诉学员们,必要的保密工作还是要有的。

    榴弹的生产制造一直面临着信管小型化的难题,所以才暂时改成了延迟引线。现在,经过兵工厂技师的反复实验,终于按照杨天风所提供的配方,研制出了猛火药。猛火药的诞生,不仅能使榴弹变成触炸瞬发,还使一些大口径子弹有了改造成特种子弹的可能。

    用含有起爆药的火工品来起爆是近百年来的传统起爆技术,直到二十一世纪,发展高技术火工品的起爆技术才有了较大的进展,无起爆药雷管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该内无起爆药,只装有猛炸药,需要输入较大的初始能量才能起爆,反倒比普通有高得多的安全性。

    不用说40榴弹,就是127的大口径子弹,在后世也有了很多品种。其中的穿甲爆燃弹头的设计就是靠弹头以一定飞行速度撞击目标时获得的冲击能来直接起爆弹头内的猛炸药,并使燃烧剂爆燃。

    在武器方面,不一定是高级的就越复杂,无起爆药雷管结构简单,对外壳的强度没有特殊要求,造价较低,装配工艺容易实现和控制,安全可靠。

    也就是说,榴弹等弹药更先进了,更灵敏了,但制造工艺却比原来简单、容易了。由此带来的进步就不仅仅只是触炸和射程的提高,而是可以赋予该武器更多的性能,比如杀伤破甲弹、燃烧弹等等。杨天风给兵工厂技术人员安排的首要任务便是制造出能够摧毁轻型装甲和土木工事的榴弹,以及燃烧弹。

    尽管榴弹发射器在破甲威力上不能完全取代钢拳,但大多数的日军的薄皮装甲车的装甲厚度都不超过10,甚至九五式轻型坦克、九二式超轻型坦克俗称小豆坦克的装甲厚度也只有12和6。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