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首创平原作战理论-《抗战惊雷》


    第(3/3)页

    而且,60迫击炮还可以直接跟随一线步兵连作战,甚至可以跟随一线步兵冲锋。步兵冲锋到哪里,60迫击炮就可以跟着到哪里。无论什么时候步兵需要炮兵火力支援,60迫击炮都可以发挥作用。

    说到底,三纵还是介于正规军和游击队之间的部队,战术打法也是介于两者之间,或者说是两者的结合。而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打法配备武器,又是杨天风的先进设想之一。

    就目前而言,有二十门重迫击炮,三十多门八二迫击炮,五六门九二步兵炮,抵挡日军一个五六百人的临时大队,或者是一个千人左右的标准大队,也基本上够了。

    何况,一线步兵的武器因为有钢拳、榴弹发射器、霰弹枪,再加上60迫击炮,也不落下风。

    做眼前最正确的事情,最快地使军队提高战力,以迎接敌后战场越来越严峻的时候,还没有谁比杨天风想得更远、更周到。

    日军攻占南昌后,东沿鄱阳湖东南岸,南至向塘,西在高安、奉新、武宁一线与中国第三、第九战区保持对峙。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判断日军虽占领南昌,但消耗较大,尚未整补,守备兵力不足,决定乘日军立足未稳时举行反攻,同时令各战区发动“四月攻势”亦称“春季攻势”,袭扰、牵制日军,防止其继续向西进犯长沙。

    虽然远离南昌战场,杨天风的三纵也接到了孙桐萱例行公事般的通报。所谓例行公事,也就是你打也行,不打也行,最好是多少弄出点动静。

    对这个通报,杨天风采取的态度是暂不大打,继续按照既定布署开展游击战,夺取广大的乡村。

    太平集大胜后,不出杨天风的所料,日军匆忙调兵稳固夏邑县城的防守,一时抽调不出机动兵力来反攻。而蒋支队留一个大队于太平集,稳固夏邑以东的乡村局面,其余两个大队转而向南发展,进入了毫县县境。

    在驱逐或消灭了几个据点的敌人后,蒋支队占领了芦庙和颜集两镇,切断了商商丘、毫毫县公路,在毫县以北形成了屏蔽。

    至此,西进行动暂告一段落,但一场大战也近在眼前。杨天风亲率直属警卫团已扩充至两千余人、陈支队的两个大队,以及炮兵营赶往增援,总兵力达到了四千余人。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