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山雨欲来-《抗战惊雷》


    第(2/3)页

      但当奇袭未能成功、已形成以弱我向强敌进行阵地攻坚战时,却还不顾战场的实际情况和前线将领的谏议,仍限令于五月五日前攻下南昌,以致不仅南昌未能按其主观愿望攻克,而且部队遭到大量不必要的伤亡。这不是瞎指挥是什么?

      南昌会战,中日两人军损伤比例高达19:1。这个数字令杨天风感到沉痛,对老蒋的军事才能鄙夷不已。而这位高高在上的委员长,却恰恰喜欢越级指挥前线部队,由此带来的灾难也就一直持续到解放战争。

      唉,这真是国×军的不幸,国×军将领的不幸。杨天风连连叹息,把避重就轻、推卸责任的南昌会战战报扔进了废纸篓。

      还是做眼前能做的事情吧!杨天风收拾起心情,拿过桌上的文件资料开始翻阅。

      总算是有好消息来安慰,首先是他指定的四台机床经军统派人从香港采购,已经运抵。这可是用真金白银买来的,那数字让杨天风想起来就心痛不已。

      其次是暂编骑一师已经奉命开到黄泛区南沿的扶沟、西华、商水一带驻防,马彪的师部驻扎在周家口镇。

      这样一来,淮阳日军便直面威胁,再加上三纵在太平集、十八里镇两战中,歼灭了大量日军,使得商丘日军很难抽调出足够的机动兵力来进行扫荡和反攻。

      嗯,军工生产制造能力在大幅提升,西面暂时无忧,三纵吞并、改编、招兵,已经扩充至近万人,这些都是令杨天风感到欣慰的事情。唯独东面的敌情报告,让他陷入了长久的思索。

      抗战中前期,鬼子的扫荡有比较固定的特点,事前容易获悉情报,也比较好对付。

      首先,当时的鬼子要扫荡,动用的都是周边的兵,又筹集军需,又拉伕征车,一般性的侦察便基本能获悉鬼子的兵力和行动方向。等到岗次宁次上任,才采取了不一样的做法。他一般不动用当地兵力,而是从远处调部队来,封锁消息、长途奔袭、夜间集结、黎明攻击,把敌后抗日武装打得措手不及。

      其次,由于空舍清野、破路拆堡等措施和手段,日本鬼子的辎重运输很困难,导致了扫荡不能持续太长的时间,长的十几天,短的只有三五日便要撤回。

      来得快,去得也快,一阵风式的扫荡自然是杨天风所不害怕的,但他也不会掉以轻心。既然有对东面敌人报复的预料,很多布置和措施便早就开始实施,参谋长梁末青甚至坐镇百善镇,亲自指导监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