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无题-《抗战惊雷》
第(3/3)页
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生,子弹可不长眼。杨天风并不是此次受伤才有了这样的觉悟,而是早就把一些金银细软给了孟秋兰。
当然,孟秋兰基于传统的思想习惯,还是极迫切地想怀上杨天风的骨肉。因为她知道杨天风还有一个女人,只要有了孩子,她才觉得能够稳固自己的地位,她不是想凌驾于别人之上,但母凭子贵,起码杨天风便会对她更加另眼相看。
所以,每一次别后的重聚,都是孟秋兰的机会,她要牢牢抓住。在房事方面便一直很主动,为了这个可以托付终生的男人,她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爱河之中。
孟秋兰腻在杨天风身上,柔声道:“你累不累?”
“不累呀!”杨天风随口答道。
“那,咱们再来一回。”孟秋兰的小手不老实了,低声说道:“你没看见这几天月亮正圆吗?”
“月亮圆了?那有个什么说法?”杨天风被孟秋兰弄得有些心猿意马,男人哪,就是经不住勾x引。
“月亮圆了,容易怀上。”孟秋兰抬起头,期盼地望着杨天风。
“呵呵,还有这事儿。”杨天风一翻身,将孟秋兰压在身下,笑道:“那好,咱就卖卖力气,精耕细作。”
……………
幸福和甜蜜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弥足珍贵,但却不易持久,只能见缝插针。
安排好工厂的搬迁分流,送走了恋恋不舍的孟秋兰和赵雨柔等人,杨天风又一头扎进了工作之中。
鬼子的报复并不是他虚言,而是基于对历史的了解,对日本人本性的探悉。八二零闪电之后,华北日军虽遭到沉重打击,但随后便有了九二零闪电的报复。
就现在的时间和环境,以及日军的布署情况,杨天风认为大举报复至少需要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
先是环境因素,秋收刚刚开始,按照杨天风的建议,专员公署下达的文件,百姓收割时只收庄稼,不砍秸杆。虽然这加大了劳动量和收割的难度,但却使青纱帐能维持更长的时间。
其次是时间,多田骏刚刚接任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华北日军点、线占领的局面还没有大的改观,而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已创立起几块大型的抗日根据地,且已经颇具规模。特别是位于平绥、正太、同蒲、平汉四条铁路干线之间的抗日根据地,对日军威胁很大。(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