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击步枪,重狙-《抗战惊雷》
第(2/3)页
而杨天风拿出突击步枪的图纸,虽然并不算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步冲合一设想的,但他剽窃的中间枪弹理念,在当时却是独创的明。而德国黑内尔公司明比传统步枪子弹短三分之一的短步枪子弹(也叫作中间威力子弹),还要在一年以后。
虽然只是一个理念的创新,但中间威力子弹的明却让自动步枪持续射击时,比较容易被控制。同时自动步枪也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增强了火力。
杨天风有中间威力子弹的创新理念,也就摒弃了他曾经想仿制的**莎冲锋枪(简单易造,可靠耐用),而直接生产制造更加先进的突击步枪。
制造工艺简单,大量采用冲压工艺,造价低廉,便于大量制造,拥有如此多优点的ak47当然也是杨天风的选之一。但其使用的7.62mm子弹,却成了困扰杨天风的困难因素。
要知道,一个国家在战争中重新准备一整套新式弹药系统,并且满足战斗需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是永城兵工厂这样的规模呢!
所以,杨天风思量再三,又不得不研究并借鉴德国的sTg44突击步枪(又名mp-43/mp-44)。因为sTg44突击步枪所用的子弹仍然是7.92毫米口径,只是弹壳长度缩短三分之一,装药量减少近一半。这样一来,原有的毛瑟子弹生产线就无需作较大的改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他对弹药生产问题的担忧。
而且,因为使用子弹的口径不变,现有中正式、汉阳造步枪的枪管等零件便可以拆装使用,能极大地减轻兵工厂的工作负荷。
ak47的主要结构,sTg44的口径和枪弹,看起来虽然只是小的改动,但枪枝的很多零部件尺寸却都需要进行调整。这是一件相当费时耗力的工程,杨天风没有在工厂反复加工、调试,只是凭着纸面的计算进行缩放调整,便能拿出基本完全的图纸,这在别人看来,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而12.7mm重型狙击步枪,在兵工厂仿制成功布朗宁12.7毫米重机枪后,主要的技术障碍便基本不存在了。
综合了美国巴雷特和俄罗斯osV—96的优点,这款重狙的设计重量为二十六公斤,带有高效的双膛直角箭头形(V形)枪口制退器,很容易分解的枪托有降低后坐感的缓冲垫,使射手完全能够承受。
同时,它还具有“大口径”和“半自动”的优势。十弹匣供弹,配有折叠式两脚架,使射击和瞄准更加稳定,且射手在射下一弹时不必改变原来的射击姿势,因此显著提高了对移动和隐蔽目标的射击效果,大大增加了在远距离上成功命中目标的概率。
而且,由于薄壳弹药的研制成功,这款重狙还可以射穿甲爆燃弹和高爆弹,对装甲目标、碉堡、火力点都有一定的摧毁作用。
同时,为了保证狙击的精确,杨天风要求兵工厂在制造重狙时采用钩刀切削法加工枪管和膛线,而不是现在用的组合环形刀拉削法。
钩刀切削法是比较古老的膛线加工方法,加工比较费工费时,不适宜大量的工业化生产,现在的枪枝加工制造都不用了。但是这种加工方法对枪管金属结构损伤较小,适合用来加工高精度枪管。欧洲便有一些枪械技师,用这种加工手法制造高精度枪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