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综合发展-《抗战惊雷》


    第(3/3)页

    杨天风靠在椅子里,不停的奔波,长期的熬夜写作、设计,殚精竭虑的思考,再加上这次连续的日夜工作,使他的神色颇显疲惫。

    “把鸡蛋水喝了。”赵雨柔端来一碗刚冲好的鸡蛋水,有些心疼,但脸上却不想露出关怀的神色。

    杨天风接过来,慢慢地喝着,若有所思,或者是神游物外,反正是眼神略显凝滞。

    赵雨柔沉默了一会儿,没话找话地打破了沉默,“蒸汽加热反应釜制造成功,合成橡胶便能大量制造,你所说的胶底单鞋和棉鞋便能供应部队了。”

    杨天风的眼珠一轮,看了赵雨柔一眼,抿起嘴角,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这是良好的开端,以后增加反应釜,提高产量,就会比较顺利了。”

    原来煤化厂实验室有个反应釜,但那是为化学实验或教学用的设备,大规模生产肯定不适用。所以,杨天风根据头脑中的资料,自行设计了一个十立方米的蒸汽加热反应釜,能够完成聚合、缩合、硫化、烃化、氢化等化学工艺过程。

    设计对杨天风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制造却比较麻烦,近两个月的时间才由兵工厂的机器设备加工完毕。运到毫县后,两日两夜的组装调试,又利用已经搬迁来的机器设备对不合适的零件进行修整加工,今天才算是总装完毕,并进行了第一次试生产。

    尽管还有些小问题需要解决、改进,但总体上已经算是成功了。正如杨天风所说,第一步是艰难的,但迈出去之后便会顺利,甚至能够健步如飞地展。

    就目前的国内状况,战争的影响造成了物资匮乏,且愈演愈烈。不仅是军用品,民用品也样样都缺。杨天风一方面想利用民用养军工,一方面也能抵制日本轻工产品、方便民众生活,还有一方面则是改善部队的装备。

    比如马上要大规模生产制造的乙丙橡胶,不仅先进(1955年美国人合成),而且所使用的是乙烯、丙烯这两种最简单的单体,且结构与天然橡胶基本一样。虽然所使用的催化剂(也称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聚合异戊二烯比较复杂,但用量少,对于大规模生产极为有利。

    什么轮胎等大型橡胶制品的制造先不说,士兵竟没有胶鞋,没有雨衣,这令杨天风有些难以接受。

    而在当时,别说穷八路了,连国x军也基本上是穿草鞋和手工布鞋。甚至赴缅甸做战的国x军精锐——中国远征军还是穿着草鞋,后期才由美军放胶鞋,替换下他们的草鞋。(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