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袁绍的野心他太明白了,在讨董时期,他就表露出了他的野心,甚至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而最关键的一点是,占据北地四州而逐鹿中原。 这才是曹操的野心,当时他就嗅到了他的危险的气息,都在当时也许没几个人会理解袁绍,但是最终他正是向着自己规划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可以说,有如此大的规划能力,这些年他还真没佩服过谁,除了那个刘澜之外,这一点上,袁绍和刘澜都比他更有规划,实话实说,他早期也想有,但受制于实力原因,只能作罢,但有一点他必须得承认,就当时来说,刘澜的实力可远无法与他媲美,但刘澜却有了今日的成就。 所以说,对规划,到底要什么,他还是缺少了一些远见,这一点上他必须要学二人,而不是走一步看一不。 曹操很喜欢用袁绍、刘澜来与自己相比,从中去找自己与他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可以说三人各有千秋,优缺点都很明显,可以说,他觉得自己与二人比起来,差距太大了,但有一点,最少他和袁绍二人能联合起来。 可以说,袁绍也一定明白这一点,所以袁绍绝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很简单,就因为他那一句会与刘澜决一死战,不死不休。 所以袁绍绝不会坐以待毙。 曹操抬起头,坐了起来,今年兖州雨水很足,收成一定很好,绝不会再出现因为粮草原因而撤兵的情况,徐州之战,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可他面上的神情却无比平静,最少现在如果有人进来是绝不会从曹操的表情中看出他的喜怒哀乐。 刘澜马上就要大难临头,这个时候他更好奇的是刘澜改如何来化解对于刘澜,其实他也知道他这些年的变化很大,但是曹操对他始终都停留在当年刚刚相识的阶段,好像那个没有多少城府的年轻人一直没有变过。 但刘澜已经变得让他不认识了,其实他们都变了,不只是刘澜变了,曹操自己也变了,可以说说二人早已不是当年在外人看起来温良恭俭让的年轻人了。 他们现在都是一方巨擘,对下驭人之术炉火纯青,甚至让人忌惮,这种城府,不管是在刘澜身上还是曹操身上都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 什么世故,什么厉害关系,他们比任何人都看得明白,就好像现在,来莺儿说害怕的关键,并不是怕曹操会如何,反而是怕曹操没有反应,为什么那种暴怒易生气,喜怒哀乐都表现出来之人,反倒不会让他害怕,反而是像曹操这样的,看起来没反应,好像很好说话的样子,也不会去追究他的不敬,才更让他恐惧。 因为你根本就不清楚曹操是否真的不在乎,如果他只是在找一个合适的时间,找一个借口才要露出獠牙的话,那么她根本就躲不掉。 毕竟他这样的身份,曹操大汉司空,车骑将军,等一个对付他的机会或者说找一个对付他的机会太容易了。 笑面虎,才是真正的杀人不眨眼,反倒是像拿袁术,反而会让人觉得可爱。 而这来莺儿对曹操的感受,现在其实用到曹操身上也是如此,他对于刘澜便是这样的感觉,刘澜能无视袁绍的南下,说明他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这趟浑水,要么不碰,要么就必须一击必杀。 所以在选择后者之后,啊就必须要搞清楚,刘澜的底牌是什么,不然到时候只会是他继续去吃这个苦头,这些年在刘澜身上吃苦头的人太多了,就连他都讨不到好处,正是有了这连番的遭遇之后,才让他必须比其他人都要慎重。 其实,曹操绝非是那种小题大做的人,既然他已经决定全力攻打刘澜了,就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了,可他不一样,为了对付刘澜,他已经准备多年,当他得知刘澜在秣陵公布招贤令招募人才的时候,为了得到刘澜的情报他更是不惜派出了大量寒门士子南下秣陵,这里面有死尸,有谍子,不仅要收集刘澜的消息,更要找机会去刺杀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