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徐州之战,牵动了很多人的心,曹操在他内部捣乱,说实话,刘澜也想过在曹操内部也活动活动,可后来,他放弃了这样的想法,不是没把握,而是成功的可能性很低,他也想过从王越等人入手,但这只会害了他们,但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刘澜已经放弃这样的想法时,董承却突然派人来与他取得联系,在这个当口,董承派人前来想都不用想就能明白他的来意,可是时机真的到了吗? 对于历史上衣带诏的始作俑者,刘澜对他还是有些了解的,不过对他来说,衣带诏的真实性却是真的要打上一个疑问的,不管后世人引经据典,列举衣带诏的几大不可能,想借此说明这件事是由董承编造,就用刘澜的角度来看,他觉得这件事如果出自汉献帝,则完全不成立。 就拿北魏元子攸来说,在没有威胁到他的皇帝宝座时,他是否真的有必要去和曹操拼命,毕竟如果没有发生诛杀董卓,王允被害这一经历的话,献帝当然会这样做,可是既然已经发生过这样的情况,那么在部队都掌握在曹操和曹操部将手中的前提下,献帝可能再去除曹操,让自己陷入到危险之中? 如果天下未乱,汉献帝可能还有机会,但是天下势力经过一次洗牌之后,剩下的这些诸侯势力,是唯一能够镇得住那些野心家的存在,就好像曹操说,这天下若是没有我,不知又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假,现在在曹操的统治区域内或者说另一个时空的北方,也只有他才能镇得住所有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曹**了,那么天下就势必要大乱,这就好像北魏时期的元子攸,他杀了尔朱荣又能如何,并没有拿回自己的皇权,反而让他被尔朱兆绞杀。 就算不说元子攸,但李傕郭汜的前车之鉴难道他会忘记吗?他杀了董卓又能如何,最后还不是一样是傀儡,现在的献帝就算真的杀了曹操,且不说天下的诸侯不会听他的,到时候袁绍只会变本加厉,难道他还想指望袁绍帮他匡扶汉室? 这一点别人不清楚,他献帝就算年纪小,也应该晓得袁绍对他的态度,如果不是刘虞拒绝,他早成伪帝了,到时候就算袁绍继续扶植他,袁绍也不会还政给他,只会是下一个曹操,甚至比曹操还曹操。 外部没有能够仰仗的诸侯,内部曹军在曹**后,是会听他的还是会入许都为曹操报仇?显而易见,这又是一出李傕郭汜扰乱长安的翻版,既然这样,相比一个对他相对宽松的曹操还是再来一个如同李傕郭汜这样的武人,他肯定会选择前者。 所以汉献帝压根就没有也不会有去除掉曹操的想法,毕竟曹操并没有像尔朱荣表现出费帝的想法,他的帝位安全,没必要用身家性命去搏,所以说,不管是现在董承以天子的名义与他联络,还是另一个时空中董承所谓的衣带诏,再刘澜看来,更像是董承假借天子的名义寻找外援以求取曹操而代之的一次政治博弈罢了。 如果说曹操是政治家,甚至可归类与野心家的话,那么董承无疑则是政治小丑,且不说他本身就出身西凉系军阀,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曲,他会是真心想匡扶汉室还是想学董卓、李傕、郭汜呢? 不用想,此人肯定与他们乃一丘之貉,可以说,在和杨奉、杨定等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时,因为韩暹、杨奉等人的跋扈,不把他放在眼里,虽然有名但却无实权的董承这才不得不暗中又联络曹操曹操率军进入洛阳,待曹操将汉献帝迎回许昌之后,董承则被曹操表奏封为车骑将军。 而这个时候的曹操,一心惦记着的可是大将军,可是随着对袁绍进行太尉封赏没能得逞之后,他不得不做出调整,那么刚开府没几天的车骑将军董承只能把车骑将军又让给了曹操。 这对董承来讲,是一次极大的羞辱,也彻底让二人产生了不可调节的矛盾,但这时候大权独揽的曹操就和当初瞧不起他的韩暹等人一样,所以说不管是这一次他派人来与自己取得联络也好还是历史上的衣带诏也罢,都是他的再一次故技重施罢了。 和这种人联合,刘澜是不屑的,其次是他并没有任何能够帮助到他,毕竟他在许都能对曹操构成什么威胁,只怕他还没想造反呢,估计就被剿灭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