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徐州之战(50)-《大汉龙骑》


    第(2/3)页

    他只能选择接受徐庶的建议,为此甚至要打破前不久的计划,彻底推翻重来,这样一来,他之前所做的努力都变成了泡影,但有弊也有利。

    首先,我们这一仗要是把袁绍打痛了,那么在不收回青州的前提之下,袁绍的选项就只会变成曹操一个,而曹操则会变成我们的屏障,这样,袁绍会千方百计去想如何攻打兖州,而我们则也有了主公的精力,去夺取整个南方,而这就是对我们的利,大利。

    但如果这一仗我们败了,那么结果已经很明显不过,他们将退到秣陵,而青徐不保后,下一个将会是辽东,刘澜毫不怀疑袁绍会走这一步,而不是进攻秣陵,相比于辽东马场,秣陵对于袁绍的吸引力,不大。

    ~~~~~~~~~~

    此时,在沛县外,沛县守军坚守不出,而连着叫阵两日的曹军在第三日突然变得安静起来,士兵们齐齐返回到军营之中,再也没有任何一人前来挑战。

    双方度过了相安无事的第三日,就在很多人以为,这样的局面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时候,曹操和他的亲兵以及大将们出现在城外,而徐盛也在第一时间登上了沛县城楼。

    这不是徐盛第一次徐曹操见面,早在第一次徐州之战时,徐盛就在刘澜身边有幸一睹曹操尊容,是个让人看不透的人,当时的曹操因为是来从中说合,所以徐盛对他的印象还比较中肯,但此刻,他眼中的曹操无疑是那种奸猾的狐狸模样,只是当他看到那支数百人的小规模部队之时,眼中却不自觉露出了忧虑之色,身为主将,他很明白曹操前后两次出现在沛县城下的原因,初来乍到的曹操,看的不过是沛县的城防,而这一次他出现,则是在寻找沛县的破绽。

    而这以为着,曹军很可能甚至很快就要攻城了,对于攻城战,徐盛不害怕,他之所以忧虑,完全是因为不知会有多少沛县守军,因此而丧命。

    在曹操身边的两人他同样熟悉,一名是膀大腰圆,昨日还在叫阵的典韦,另一面则是背着弓箭,传说箭术百发百中的夏侯渊,夏侯渊的兵刃乃是在兵器谱排名三十的眉间刀,长九尺,重六十八斤,刀身狭长,因刀尖似眉,所以叫眉尖刀,但相比于他武器的普普通通,他背上的那把长弓却是大有来头,养由基弓,传闻乃是春秋时代神箭手养由基所用的宝弓,是当世箭术高手做梦都希望得到的宝弓。

    如果兵器谱中有弓箭的排名的话,那么夏侯渊这把弓箭可绝不会像他的兵刃排名那么靠后,最不济也能跻身前十,若在加上夏侯渊箭术的加成,排名进入前五也不是没有可能,而在曹操身边的另外其人,徐盛就有些孤陋寡闻了,每一人能认得出来,当然这也是因为距离太远的缘故,毕竟他们的辨识度可没有这三人高。

    “攻城器械都已经准备好了,明天也该攻一下沛县,看看他们的防守厚度了。”城楼下方的曹操并没有发现此刻城楼之上有人正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对身边几人说道。

    “末将请令,愿为攻城大将,率本部杀上城楼,夺下沛县。”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曹军之中有名的猛将曹洪,曹洪作战,从不畏惧生死,只要是鼓声响起,他就只知奋勇向前,除了鸣金收兵,绝不会后退半步,除非战死。

    曹操看着他请战,便爽朗大笑一声,如果是别人请战,那么也许还有人会争一争,可在他帐下只有曹洪和夏侯惇却是例外,没人敢去和他二人抢,当然除了二人因此而发生争论:“子廉勇气可嘉,我现在都已经迫切的想看明日子廉建立奇功,夺下沛县了,不过人非铁躯,我可不愿我的心腹大将在沛县的飞矢礌石之下伤到,这样,明日我可许你指挥攻城,但你绝不能自己上阵。”

    曹操可没有半点与他商议的想法,这就是命令,而原本跃跃欲试的曹洪则根本就没有再开口的机会,就只能看着曹操调转马头向大营反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