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半晌,刘澜才淡淡道:“汉室还是人心向背啊,这个张羡居然这么迫不及待的想着投降曹操。” “……” 赵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按道理说张羡这样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他有错吗,并没有,别说是他张羡了,就算是在主公治下,有多人人心中还念着汉室?不然的话陈群、孔融也不会说离开就离开,不就是因为天子相招吗,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朝廷征召,可能主公治下要有一半以上的人会选择离开。 当然他不会,对于赵云来说,忠于汉室的愿望并不强烈,他能有今天完全是因为刘澜,但对于那些世家子孙,几百年来效忠的就只有汉室一家,他们从出身到现在,从几辈之前到这一代,所受的教育就是忠孝,所以当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时,才能百试百灵,而这说白了完全是因为汉室,而不是曹操。 就好像张羡愿意投靠曹操,与其说是因为曹操,倒不如说是因为汉室,再加上刘表的关系,这一切完全正常,没什么好说的,换成任何人,在张羡所处的环境下也只会投靠曹操,这一点赵云能想明白,刘澜自然也很清楚。 “那孙策呢?” “陈果怀疑他要出兵秣陵。”刘澜根本就没把这个消息当回事,因为现在的孙策并没有那个实力,也没有那个胆量,再说他早就安排妥当,有张颌和太史慈在,就算孙策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那他来犯那也是自寻死路,所以他并不会太过于担心孙策,可不担心孙策,并不等于就这样无视威胁,在他的眼中,这世上的威胁,也就曹操和孙家,至于其他的,要靠后一些。 如果孙策只是在长沙,那一切都简单,刘澜连瞧都不会瞧他一眼,但如果他又要折腾,反而刘澜还巴不得他来秣陵,这样能够直接解决麻烦,他起身最害怕的还是孙策再次对九江动念头,一旦他得了九江,那后果可就不得了了。 他现在被牵制在徐州,孙策在九江就有了养精蓄锐的可能,以孙策的野心,他很有可能南下夺取豫章,以此来达到他的最终发展目标,而在一步步蚕食过后,彻底稳定了九江豫章,他的下一步极有可能就是秣陵,真到了那个时候,就说明孙策已经坐大了,而他则一直注释着强大的敌人不断坐大却又无能为力,这与养虎为患有什么区别? 可现在他也清楚刘澜为何会这么犯难,所谓自身难保,可手呢还想伸长,这不就是自不量力了嘛,当然这些话他现在不可能说,毕竟主公刘澜并没有强烈表现出要对付孙策的欲望,只是在担心他一旦发展下去可能会成为后患。 可现在孙策就算是明着告诉你,就是要打九江,别说刘澜无能为力,就算是袁术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如果可能,袁术甚至还会主动上表表奏孙策为九江太守,刘澜叹息一声:“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我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对于历史上的孙策,其实现在已经完全超出了刘澜所知晓的情况了,毕竟历史在他下江东击败孙策的那一刻就已经彻底改变,孙策接下来会如何,刘澜不知道,如果猜能猜对的话,他到希望他就在长沙,对谁也无害,可这又怎么可能。 对小霸王这样有野心的年轻人来说,他肯定不会甘于人后,他骨子里是要成就一番事业的,所以千万不能给他任何机会,不然的话,在周瑜这些人的扶持下,他只会再次强大起来,对这样的人,现在不能除掉,日后只要有机会就必须解决,绝不能给他留太多的时间。 如果是别人,刘澜可能还会留一线生机给他,但像曹操和孙策这样的,那是绝对没有这个可能,千万不要给他机会,不然的话一定是一击致命,绝不留情。 思来想去,刘澜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限制孙策,只能继续让陈家兄弟留在长沙孙策身边,当然现在有些尴尬的是陈果,刘澜是招他回来也不合适,留着他又有些想,毕竟内卫的事情,他轻车熟路,没了他,还真有些少了左膀右臂的感觉,虽然徐庶也不错,可他现在毕竟离开了,而陈果的话,刘澜就绝不会让他先行撤离,而会把他留在身边。 终归还是文士与武将的区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