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主公所言甚至,想要战胜我们的敌人,有时候先要让我们自己能够力往一起使,不然的话又怎么可能击败铁板一块的刘澜呢?”郭嘉仔细分析过他们双方的优劣,刘澜的优势就在于令出一人,徐州上下能够齐心对敌,而前两次徐州之战,之所以失利的原因就在于兵力分散,指挥混乱,甚至是各怀鬼胎,这像极了当年的讨董之战,这样的情况下,凭什么战胜刘澜?如果真的胜利了,那才是老天不长眼了。 而正是在终结了前二次的失败经验之后,他们与袁术联军出兵时才达成了一致,这几乎让他们取得了成功,而现在情况又和之前有些相似,所以与高览达成默契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想要说服高览还是很容易的,他能与夏侯惇配合无间,那就肯定会愿意在自己的指挥下进行作战,当然了,曹操要做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保证他面子和里子,因为他太了解他的对手袁绍了,如果让他知道这一仗是在自己的指挥下而高览只是配合作战的话,就算他立下泼天的功劳,最后也会受到惩罚。 这就是袁绍,所以有些事情,明面上他会做出让步,但是他制定作战计划与出兵作战时,他需要无条件的服从,这是大家合作的关键,这件事就交给奉孝你去做了。 “主公放心,嘉有十足的把握。” “你可千万不要把高览当做无能之辈,他不久在冀州是首屈一指的猛将,便是放眼天下,也能排在前十之列。”这番话是夏侯惇对他的评价,非常高了,虽然现在世人公认的排名是以武榜,但个人心中都有一把秤,谁能进入谁不能进入都不一样。 “主官放心吧,我对他直至甚深,在冀州的时候卑职就对他有所了解,不仅是他的脾性,还有喜好,这人比较喜好兵阴阳,而其占卜、占星更是师承崔巨业,后因崔巨业战死沙场,他为了替其报仇,与张颌反目,间接等于把张颌推向了刘澜,当时我就觉得这是反间计,可那时候嘉位卑言轻,没人重视,现在随着阅历增长,高览已经悔青了肠子。 “还有这等事?”看来与高览一同并肩作战的夏侯惇对他的事情所知还真的有限,听到他的一些旧事不免有了些许兴趣,以他的性格,可能也就愿意听听这位能对他脾性的高览的趣事,若是他人,可没多少兴趣。 他和高览之间的情谊,很难分说,是那种一件即投缘,他有时候甚至会觉得,他与高览已经相识了好多年,好像前世就认识一样。 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本就不相识的两个人,或者说以前只是见过面并无交集的两个人,突然之间在一起并肩战斗,却发现配合无间,好像是多年来就一起战斗的战友,那种默契好像与生俱来。 你只知我,我知之你,一个眼神就能理解对方的深意,就知道该如何该如何去做,这种情况,就算是曹营之中,也很少会有与他如此配合无间的将领,不然的话曹操也不会只让夏侯惇一人就指挥一路,统领山阳人马作战了。 “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之后,就必须要考虑清楚,接下来要该如何做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一个僵局,刘澜留在吕县,和文丑吧关羽拖在开城的道理是一个样的,如果无人能够率先打破这样的僵局,那么这样的对峙可能会一直拖下去,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