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徐州之战(290)-《大汉龙骑》


    第(3/3)页

    郭嘉的话,让曹操冷静下来,对荀彧的不满也随之化于无形,其实就算这件事荀彧瞒着他,他也不会因此就对荀彧惩处,对于他荀彧的存在是无人能够取代的,这话听起来可笑,似他这样的大汉朝司空,居然会在乎一人,还是朝官,说不通,可现实就是如此,并不是他帐下无人可以取代荀彧,而是世上没有第二人能够与其比肩。

    假如有一天,曹操当真对荀彧强硬起来,那也就等于曹操再也不需要他了,但是现在,曹操不会,因为需要他,需要他匡扶汉室,扫清寰宇,比起这些事情,其它都算不得什么。

    曹操叹了口气,有些事情郭嘉不说,他也不想继续往深了想,想太多,他害怕打破现在的这点默契,他情愿一直糊涂着,虽然是在自欺欺人的骗自己,可在文若这件事情上,这样难道不好嘛?非要搞清楚了又能如何?

    难得糊涂,有些事情想清楚了糟心,反而不如就这样一直糊里糊涂,这就是他对荀彧的态度,不用知晓真相,甚至是他害怕知晓真相。

    二桃杀三士,这一计是曹操对付袁绍的最后手段,逼不得已不会轻易使用,他有些后悔,要知道荀彧会用出来,他应该早一些与他商议,而不是现在事情出现而后悔,曹操有些无奈,甚至非常生气,可当郭嘉大笑出声说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时,他不解了。

    郭嘉笑着说道:“这件事一点都不早,袁氏三兄弟争夺世子之位几乎可以说是人尽皆知,而要对付袁绍,就现在来说,从外部是很难攻破他的,而内部也就只能从他们三兄弟身上做文章,可太早袁绍能够把这些麻烦解决,于事无补。

    太晚,大局已定,此计又会失去伤敌效果,而现在这个时候此计出现,只会让他们三兄弟之争更为激烈,但这一计要出效果,没有个三五年是不会有效果的,而袁绍应当已经知晓了我方用意,可他并没有兴师问罪,从中可以知晓袁绍虽然对这一计反感,但他为什么没有兴师问罪?

    这就说明了,他虽然知道了我们的心思,但没有心思,或者说他现在派人来可能都是无奈之举,甚至在心里还要感谢我们,可是他心里好像了,这样就能彻底确保了袁尚的世子之位,但袁谭和袁熙二人肯定不愿见到此事成真,接下来他们献帝斗争将会真正白热化,未来必然会因近日之因而兄弟相残。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

    “不会有第二种可能。”曹操斩钉截铁道:“袁绍不会没有瞧出文若的意图,他要真瞧不出来的话,是绝不可能派使节来的。”曹操太了解自己这位发小了,所以直接打断了郭嘉。

    “既然主公如此肯定,那这件事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主公完全可以不必介怀,毕竟要有所效果,也得是几年之后,看来文若也是瞧出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擅作主张,。”郭嘉一语双关,算是为文若开脱甚至是求情,虽然二人在很多事情上有着极大的矛盾,但这并不妨碍郭嘉对他这个人的欣赏,最少他还是非常喜欢荀彧这样的正直君子的。

    二人是朋友,也是曹操最为依赖的谋主,虽然在许都就谁才是文胆一事争论不休,但就今日这一件事,郭嘉就甘拜下风,他不如文若远矣,他与文若看似奇虎相当,实则不然,他乃是真正的王佐之才,只一计,便助主公未来战胜袁绍,而他是万万想不到这等妙计,杀人于无形,覆冀州于顷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