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寿春军想要逃走非常困难,就算他们现在看起来已经安全脱离了战场,柳暗花明又一村,可是别忘了在身后追击着他们的是狼骑军,是骑兵,他们的两条腿又怎么可能摆脱龙骑军的追击呢,这样的情况出现的越来越多,之前还激动的热泪盈眶的寿春军,欢庆着彻底安全的他们瞬间就崩溃了,狼骑军出现在他们的身后。 一个个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吓得肝胆俱裂,早已辨不清东南西北,只要哪里没有并州狼骑的身影哪里就是逃生的希望,就这样一直跑着,可是追击中的并州狼骑却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他们,紧追不舍,如附骨之疽,不将他们撵杀决不罢休,当然寿春军也有聪明人,看着一个个投效的战友在放弃抵抗之后并没有遭遇进一步的伤害,他们逃生的意志抵抗的意志也就彻底失去,纷纷投降。 彻底失去了悬念,战斗进入了尾声,而此时的纪灵,却在亲兵护卫的拼死保护下,一路西逃,虽然狼狈不堪,但也侥幸逃了出来,只是现在他真的要回寿春吗? 纪灵不停的问着自己,逃回寿春是现在最为安全的选择,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可是这之后呢,徐州大部队兵临城下,那个时候再想逃命,还能有这样的运气?纪灵思来想去,始终觉得,现在回寿春只是从一个危险的地方逃到了另一个更加危险的地方,完全就是在找死,而且他现在回寿春,也一定是张颌与张辽所预料到的事情,他们就没有什么预防措施,会让自己顺利回去? 别天真了,他可不是未及冠的孩子,现在这样逃下去,最后对他啊来说都不会是什么太好的结果,可是他又想不到一个更好的去处,安全的地方,这个时候还有哪里会是比寿春安全的地方呢,不仅不进入到寿春这座棺椁里,也不用再去担心什么前方可能会出现的伏兵,这样隐秘而安全的地方,他思来想去,就只有一处,那就是庐江的刘勋,这个时候可能除了他这里,也确实没有什么更好的可以避难的地方了,而且更为重要的第一点就是这次他如果回了寿春,可能还有活下来的一线生机,但要是逃掉,放眼天下可能也没有第二人能保他一命,但是刘勋是个例外,就算他无法护着自己周全,但也绝对不可能把自己交给袁术处置。 思来想去,现在唯一能去的地方,就只有庐江了。 张辽和张颌终于见面了,相视而笑,但后者笑容里更多的是感激,而前者则是自责,一个感激对方来的及时,另一个则是内心自责,若不是他考虑不周也不可能让张辽身陷险境,但是这个时候,因为一场大胜,可能诱发出的矛盾消失的无影无踪,反而让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 这些年在徐州内部,刘澜的帐下将领之中,张颌还真没几个人能够让他觉得心服口服,就算是关羽也一样,但是今天的张辽让他佩服,只要不是傻子,就一定能懂得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坚持到了他们的抵达,甚至几乎是一己之力差一点就战胜了纪灵。 张颌和张辽之间是有着非常深的渊源,当年吕布到邺城时,两人就已经相识,那时候就听闻吕布八大健将个个骁勇善战,当然事实上其实这更多还是夸大其词,除了高顺,其他那些健将还真难如他的法眼,但不得不说刘澜的眼光肯定要超过自己的,不然的话也不会在八大健将除却没有投降的高顺,在其中独独选出了一个张辽委以重任,并且在这一战可以说是一战成名。 他深信,张辽此战必定会让他闻名天下,张颌敢保证,毕竟稍微知道战场局势的人都清楚,这一战一旦败了,可能整个寿春战场的局势就将被扭转,而正是他的存在,才扭转了战局。 可以说这世上他见到太多这样一战成名的将领,如果最让他无法忘怀的一个,那绝对是赵云,因为赵云正是在他眼皮子底下,打出了名将的风采,彻底奠定了冀州之战的局势,将败局变为胜局。 这一点张辽几乎与赵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这一回他同样是亲眼见证,虽然心里肯定会有些不舒服,但张颌并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人家有实力有本事,这得承认,就连运气也要比自己好,不然的话,他完全可以自己击败纪灵,那样这一仗的功绩又怎么可能是他的,没那个能耐,因为与纪灵交手过两次,他清楚,他吃不下纪灵,所以才想到了张辽,如果能吃下,还用得着,所以他会如实相商汇报张辽的攻击,同样也会为他请功,这是人情,也是为人处世之道,但更重要的是,张辽值得他去为其请功,他的表现,深深折服了他。 文人相轻,武人相重,自古皆然,这要换成两名武将,可能就真要互相争攻了,谁的功劳大,说也说不清,没有张颌,张辽能有什么功劳?没有张辽,别说击败纪灵了,可能人家早跑了。 所以啊,当张颌说出了自己会为他请功的那一刻,确实让张辽有些激动,不知该如何回应,毕竟若说首功,在他心目中肯定是张颌的,没有张颌与纪灵的两次交锋,没有张颌的及时赶到,不可能击败纪灵,但现在他要向主公把首功请给自己,他受之有愧。 张颌和张辽互相谦让,最后两个武人都笑了起来,磨磨唧唧,现在可不是商讨这些的适合,纪灵还没捉到呢,他们这样放松警惕,对不起那些战死的兄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