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寿春之战(68)-《大汉龙骑》


    第(2/3)页

    但是这一次遇到顽强抵抗退了下来,那么下一次,下下次同样也会退下来,这就好像是一种习惯,在面对困难时习惯了后退,以后再有困难时,下意识就会选择放弃,再也没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

    而这绝对是不符合徐州军的战斗精神的,这一仗可以败,他能接受失败,惨败,但是他不能接受窝囊的败,败也要败的如同男人一样,堂堂正正,顶天立地。

    所以张颌现在不仅没有任何表示反而还有些兴奋,因为他觉得庐江守军是一块磨铁石,是好钢的战士,一定会被磨练出来!

    或许会有些残忍,因为这意味着牺牲,但比起没有勇气的苟且偷生,他更为不耻,要么站着死,要么向前生,徐州军的信条只有这一个。

    如果第一次的战斗失利,张颌选择后退是迫于无奈,因为对部队的高估,因为他自己的患得患失,那么有过一次失利经验之后,同样的事情他绝对不允许再发生,这支部队全部阵亡,甚至他自己甘愿领受军法,可如果让他领着这么一支软蛋的部队继续战斗,他不耻更不屑。

    都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张颌的坚持让徐州军只能向前,他们对庐江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猛攻,在庐江军的勇猛疯狂的屠刀下,硬抗着杀上城楼,不利的局面一点点被拌了回来,激战陷入到白热化。

    庐江开始四处吃紧,甚至连纪灵自己都有些扛不住徐州军这般疯狂的进攻了,一度他甚至已经再一次提议刘勋让他的那支部队上来助阵,可是刘勋没有,在最后的管统,他动用的依然是自己预留的两千后备,这支后备力量如果在被消灭,那么他只能接受纪灵的提议,但是现在他不会同意,这不是对纪灵的不信任,而是对那支败军不信任,他们上来的意义其实并不大。

    “坚持,兄弟们都给我坚持住!”

    刘勋在大声的呐喊着,他想鼓舞士兵们的士气,为此他甚至也选择了亲自上阵,与纪灵一道开始对徐州军进行反扑。

    这是他最后的努力,以身作则,希望能够起到效果,只是战场交锋就是如此,当他们士气最旺的时候没能一鼓作气击退徐州军,那么之后再而衰三而竭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会是先这样一个结果。

    徐州军的猛烈进攻,如同潮水一般,此起彼伏,庐江守军压根就没有一刻的喘息时间,但在庐江变得岌岌可危的一刻,张颌却吹响了撤退的号角,这给了庐江守军难得的喘息机会,但张颌选择撤退的目的是在与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当然更关键的是他看到了敌军的后备补充了上来,没有必要再继续疯狂进攻下去了。

    这支部队已经得到了锻炼,他们的气质发生了改变,潜移默化,也许很多人或许现在还看不出来,可是张颌从他们的眼睛之中分明看到了如同野兽一样的眼神,这样的眼神,能吃人!

    虽然撤了下来,但是进攻他部队停止,他只是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车轮战,首先张颌把部队进行了重新编排,将五万人分成了十队,每队五千人的进攻小队,有一名校尉带领,一队闻鼓进攻,闻金撤退,当他们撤退下来之后第二队继续朝庐江发起进攻,就这样十支部队不断的循环反复的攻打庐江,其目的首先是不给庐江守军任何的喘息机会,因为他们的守军人数不多,但又能够保证自己的部队有充足的休整时间,一举双得。

    这一的进攻方式绝对让人拍案叫绝,连张辽也在心中暗暗为此鼓掌喝彩,五千人的部队不多,但却足以让庐江全力应对,这样就能够彻底牵制住庐江守军,让他们动弹不得,休息不得,但凡他们有一刻的放松,这五千人是有着足够的实力一举夺下城楼的。

    而且别忘了还有冲车,只不过冲车的效果能否有效,就要看刘勋守庐江的决心了,如果他决心足,那么他完全可以把城门封死,我们进不来,他也出不去,而看冲车冲击城门时的情况,这个概率很大,不过他们现在的攻城方式是围三阙一,所以张辽觉得刘勋封北门留南门的可能性更大,可如果现在转而攻打南门,让刘勋把南门也封死,那么庐江城短时间就难以攻下了,士兵会死守,得不偿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