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比起这么一块‘金镶玉’,刘澜更看重的是实力,没有什么比实力更重要,只有自己有了足够的实力,就算没有这块玉,照样能坐天下。 刘澜摆摆手,道:“无妨,传国玉玺不碍事,在我们手中反而还要头疼,不过有件事一直想问你,你说说对于我这一系列的布置,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从弃青州到退位广陵,可以说这都是刘澜坚持的结果,以往所有的命令都是从军师府制定,在刘澜看来,军师父就是后世的总参,刘澜用这里制定作战计划,就是要淡化主将对部队的掌控,可以说这是后世最为传统的分权,当然在这个时代,还很难。 这个时代从下至上的改变非常容易,可从上至下那就难了,所以刘澜先从自己下手,现在他的职责说白了就是军师府制定好作战计划,他点头同意,但是再往下到各军中,就困难了,部队不能说都是细柳营,但最少对主将和自己保持着祖国的忠诚。 但说白了,这都是私兵的另一种形式,所以现在的将军府都设立了参谋将军,未来参谋将军府的权利会像军师府看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一劳永逸,彻底解决藩镇出现的可能,这是刘澜对于军队改革的第三步。 从矿山改革确定了部队作战训练编制起,到徐州改革又确定了部队的编制与兵种,而这一次刘澜在不声不响中收回了所有私兵,将部队全部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但这些还不够,军师府的出现将会推广下去,参谋部以后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当然现在还不是时候,毕竟只要有他在,没有人敢有二心,包括徐晃也是一个道理,可如果换了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儿子,可能徐晃早就在辽东独立当辽东王了,所以第四次甚至是第五次的改制,需要时间,但绝对不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主公应该清楚,比起我们的损失,看起来最终目的并不能弥补,除非袁绍和曹操能够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最少要两三年的时间,不然的话我们要恢复过来,绝无可能,如果能有两三年的时间,卑职有能力一统南方!” 徐庶眼中露出精光,统一南方还是说的保守了,他更想说的是打回青徐,毕竟三年的时间曹袁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二人根本就不可能在青徐挡住大军的反扑,但是袁曹能打这么久么,或许袁绍有这个可能,但就曹操那点部队和后勤,莫说是三年可能连三个月都难以支撑,如果这一仗真的只持续三个月,那所有的努力,之前所放弃的青徐就变得毫无意义,甚至可以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平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些俚语,都是徐庶跟刘澜学来的,而当时刘澜讲这些典故的时候,让他听着津津有味,当然这些他都知道是刘澜瞎编的三皇时期的故事,可是却也让他听得津津有味,毕竟太过形象了。 “不用担心,只有我们从中斡旋,就完全有这个可能,反正记住一点,就是帮着弱者。”刘澜信誓旦旦,但连他自己心中也没有底,毕竟这个时代已经和他所处的时代大为不同,最后的结局走向会如何,谁又清楚呢? 但他知道,自己想要问鼎天下的话,二人如果不打这么一仗,那他是毫无机会可言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