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刘备借荆州-《材料帝国》


    第(2/3)页

    说到这里,他故意迟疑了一下,不往下说了。

    在柳耀忠心里,有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向银行贷款,如果秦海愿意给他提供担保,600万的贷款他应当是能够弄到的。至于第二个方案,就更简单了,那就是请秦海提供这些钱。600万元对于柳耀忠来说是一笔巨款,对于身家数亿的秦海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但是,柳耀忠并不希望秦海以投资的方式提供这些钱,因为这就意味着东耀塑料厂的股权结构又要变化了,柳耀忠可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干了半天,最后企业一大半的股份都落到了秦海的手里。

    既想要秦海的钱,又不想让秦海分更多的股份,这就是柳耀忠的尴尬之处了。

    秦海从柳耀忠那患得患失的表情中猜出了他的心思,心中暗笑,柳耀忠不愧是浦江人,真是太精明不过了。相比之下,刘硕他们就显得厚道得多,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不过,秦海并没有因此而对柳耀忠产生反感,谁都有私心,柳耀忠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企业,才能够做得更尽心,如果自己把大部分的股权都拿走了,柳耀忠恐怕也就没什么积极性了。

    “柳厂长,你现在新上马一套500吨级的设备,有些亏了。”秦海说道,“当今聚氯乙烯设备的趋势有两个,一是规模化,2万吨级的设备都已经有些落伍,要上就得上10万吨以上的规模。第二则是智能化,主要适用于新型聚氯乙烯产品的生产,特点是小批量、具有灵活性。你们现在再弄一套不上不下的生产设备,过不了几年就成了鸡肋,只怕连投资都收不回来。”

    “这……”柳耀忠哑了,秦海说的这个情况,其实也是他与周东屹讨论过的。他不是搞技术的,对于技术发展趋势不了解,但周东屹长期浸淫于此,岂能不懂这个道理。

    秦海说的大型设备,柳耀忠肯定是不考虑的,因为这样的设备一套下来得上亿元的投资。小型设备方面,如果要提高智能化水平,那就不是1000多万能够拿得下来的,投资还得再翻番,这就超出柳耀忠的承受范围了。

    “秦总,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个方案不可行?”柳耀忠哑着嗓子问道,他承认秦海的理由很充分,但他实在是太急于想自己搞一套生产设备了。

    秦海笑道:“柳厂长,你想自己搞生产,这个想法很好。只是,你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买设备呢?”

    “不买设备,怎么生产?”柳耀忠瞪着眼睛问道。

    秦海道:“你难道不能借鸡下蛋?”

    “借鸡下蛋……”柳耀忠皱着眉头,“你的意思,还是让我们继续搞授权生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