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整治一下这个风气-《材料帝国》
第(2/3)页
所谓测仿,全称是测绘仿制,后世有个更委婉的说法,叫作山寨。早些年,中国的装备制造水平落后于国外,许多设备都不能自己生产。为了摆脱对国外的依赖,我们采取的方法就是想办法“弄到”一台国外的设备,然后大卸八块,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进行测绘,接着原样仿造出来,从而实现同类装备的国产化。
在知识产权意识不高的年代里,这种测仿的方法,为国内解决了许多装备短缺的问题。在测仿的过程中,技术人员掌握了这些设备的设计原理,举一反三,也开发出了自己的产品,应当说还是有一些成效的。
可是,整机能够测仿,材料和工艺却是没法模仿的。一块钢材,我们只知道它的性能非常优越,但如何才能冶炼出这样的钢材,是无法从钢材本身找到答案的。由于材料和工艺上的落后,我国的许多工业产品虽然原理甚至形状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似,但性能却是差强人意。
陈贺千和李林广也都是有实践经验的人,岂能不懂这其中的奥妙。听到秦海这样说,他们都苦笑起来。陈贺千摇着头说道:“小秦,你这话可伤着一大批人了。你可别瞧不起测仿,当年国外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什么机器都不卖给我们,我们国家可全凭着测仿这个传家宝,才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充足的装备呢。”
秦海赶紧说道:“陈老师误会了,我从来没有说过看不起测仿这一点,我的意思是说,咱们这么大一个国家,不能总靠着测仿别人的机器来发展吧?更何况,材料这东西是没法测仿的,难道我们就永远依赖着进口材料来搞工业?”
“小秦这话说得对。”李林广道,他面向着陈贺千,说道:“老陈,我对小秦最满意的一点,就是他一直都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尤其是在材料领域里。为了搞出咱们自己的材料,他投入的钱可不是小数目了。”
陈贺千点头道:“我哪会不知道这一点呢?别说你们那个材料学院,就是我自己,也得到了小秦很多资助,我还一直都没有机会向小秦道一声感谢呢。”
“您千万别说这种话。”秦海道,“我是一个穷得只剩下钱的人,出点钱支持一下你们二位大教授的研究,是我应该做的事情。陈老师,我刚才想了一下,京石机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我想拿京石机作为一个突破口,好好地整治一下这种风气,您觉得合适吗?”
“这……”陈贺千无语了。从本意上说,他是完全支持秦海的,他也认为应当扭转一下各家企业的观念,让他们改变这种重表面、轻实质的浮躁作风。可是,他不知道秦海打算如何整治京石机,会不会对周以诚产生不利的影响。他是一个心肠很软的人,临到事情的时候,总是不希望别人受到伤害。
秦海看出了陈贺千的心思,他笑了起来,说道:“陈老师,您放心吧,周以诚是您的学生,我也该尊称他一声师兄。我虽然要拿京石机当靶子,也不会让周以诚太过难堪的。说实话,金塘乙烯的设备还要拜托京石机制造呢,我怎么可能跟他们翻脸呢?”
“我倒不是这个意思。”陈贺千连忙否认,他想了想,又说道:“小秦,你要拿京石机做靶子,我是非常赞成的。虽然周以诚是我的学生,但他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也绝不会护短。你就照你的意思去做吧,万一遇到什么阻力,我会出来给你撑腰的。”
“我也会给你撑腰的,你就尽管去把天捅一个窟窿吧。”李林广也哈哈笑着,补上了一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