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能量无穷-《材料帝国》
第(2/3)页
李林广也走过去,拍拍那位陈氏研究员的肩膀,说道:“小陈,你别急,我听小秦说了,他正在联系砚北一家民营钢铁厂,争取让他们给咱们所再解决一批家属的问题。你可别嫌这家厂子是民营的,不是外企,我听说在里面干得好的人,一个月拿五六百块钱也不在话下呢。”
“李教授,你说的是真的?”陈氏研究员惊喜地问道。
“我老李啥时候吹过牛了?”李林广道,“大家相信我的话就是了。不过,小秦这样卖力气还卖面子,给咱们谋福利,咱们多少也得有所表示吧?”
“没说的,李教授,你等着,我这就回家搬铺盖去!”那名陈氏研究员说着就要往门外走。
李林广连忙把他拉住,笑道:“这倒不必了,咱们这么小一个实验室,也睡不下这么多人啊。依我说,大家努力一点就好了,咱们拼拼命,争取一年之内解决所有的冶炼问题,大家说,有没有信心?”
“有!”一屋子人憋住了劲,异口同声地吼了出来。
类似于这样的场景,在33所的各个实验室都在上演着。经历过寒冷,才知道阳光的温暖。研究人员们总体来说心思都比较单纯,觉得秦海对自己这么好,自己如果不做出点成绩,总有些对不起人的味道。还有一些人想得更为长远,他们知道秦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98号钢材,如果大家不积极配合,如果秦海因为研究进展不利而迁怒于大家,进而取消掉这些福利,那大家又要“一夜回到解放前”了。就为了让秦海不至于反悔,大家也得好好地努力。
秦海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为33所职工解决了若干生活上的难题,让33所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朝气。在拿到各研究室报上来的详尽的研究方案之后,秦海从大秦集团调来了1000万元的资金,投入实验室,用于重启98号钢材的研发。
除了研发费用之外,秦海还另外拿出500万元,以合作投资的方式,与33所共同建立了两家小型工厂和几家服务业企业,除了安置所里的家属之外,一部分利润还能够用于改善33所职工的福利。
忙完这些事情,秦海在砚北一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任务了。他向陈贺千、李林广等人交代了一些后续研究中应当注意的事项之后,便向全所职工告辞,准备返回京城,去向冀老交差。
临走那天,33所的职工在所部门前夹道相送,一个个拉着秦海的手,说着各种感激的话,弄得秦海的眼睛也有几分酸酸的感觉。
“秦组长,你为我们33所做了这么多好事,你是我们全所职工的恩人啊。”书记贺凯达拍着秦海的手背,感慨地说道。
秦海摇摇头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是国家亏欠33所的干部职工太多了。”
贺凯达道:“国家有困难嘛,我们都是能够理解的。可是,能够像秦组长这样,用私人的关系来帮我们军工部门谋福利的,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