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不容错过的大好时机-《材料帝国》
第(2/3)页
“我们的计划是,在物资价格达到平稳点之前,大量地吃进物资,等到价格升高到足够的价位时,再进行抛出。这一进一出,我们就能够轻松地挣到一大笔钱。这一次,上头放开的物资包括钢材、水泥和玻璃,咱们也别太贪心了,把钢材市场拿下来,就足够咱们玩了。”孙振江补充道。
“振江,你说的不就是囤货吗?这事倒可以玩一玩,不过要说一人能挣到1o个亿,恐怕也不容易吧?”一个名叫凌一平的商人质疑道。
凌一平自己是做过囤积居奇这种生意的,不过过去是在消费品领域里做。前些年轻工产品市场价格飚升,凌一平便以低买高卖的方法,倒腾了不少电视机、录像机之类的商品,也颇挣了一些钱。
他知道,囤积居奇这种事情,有利润,但也有风险。如果市场价格上涨的度低于预期,那么囤货带来的利息损失、仓储费用损失等等,也是颇为可观的。尤其是当许多人都在做囤货生意的时候,还要考虑到集体出货时会出现的价格下跌,玩不好,说不定还会赔钱。
面临着生产资料价格放开的时机,适当地囤一些货,待价高时抛出,应当会有一些利润,但说到要让在座的每个人都赚到不少于1o亿,恐怕是耸人听闻了吧?
孙振江哈哈笑道:“各位也都是这样想的吧?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如果咱们光是捞点汤喝,以后可就要后悔一辈子了。告诉大家吧,咱们在这一次,不能光是囤货,咱们得主动出手,把价钱炒起来,炒到最高点的时候,再突然抽身,大家听明白了吗?这样吧,我还是让皮茨顿先生来说吧。”
皮茨顿早已准备好了,他拿出一叠资料,一边翻看着,一边对众人介绍道:
“根据我们基金研究部门的统计,当前中国全年的成品钢材产量是65oo万吨,加上进口钢材大约5oo万吨,市场的总供应量是7ooo万吨,供需大体是平衡的。
如果中国政府放开计划管制,黑市钢材价格将从目前每吨5ooo元人民币下降到25oo元人民币左右,届时整个市场的钢材需求量将会上升到9ooo万至1亿吨。由于供需缺口高达2ooo万吨,钢材市场价格将会持续上升,估计在32oo元左右,能够重新达到供求平衡。
我们基金与孙先生的计划是,在25oo元价位上,吃进1ooo万吨钢材。由于市场供应减少了1ooo万吨,供求矛盾将会更加严重,从而能够拿钢材价格一举上升到38oo元左右。在这个位置上,我们再抛出钢材,争取在价格降至35oo元之前实现库存出清。
这样计算下来,我们在钢材市场上通过进销差价获得的毛利润约为1oo至12o亿元,扣除资金成本和仓储成本,再减去一部分营销成本,最终的纯利润应当在8o亿至1oo亿元之间。”
“丝……”屋子里的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这一招可真是玩得太大了。在座的众人,有些也曾玩过炒货的事情,不过最大限制也就是在一两个省的范围内炒一炒,而且炒的也不是这种战略性物资。按照皮茨顿的方案,大家是要在国家层面上,把整个钢材市场的价格炒上去,然后再从中渔利。这一票如果做成了,每个人挣1o个亿或许有点夸张,但三五个亿的利润,还是有可能拿到的。
可是,高利润也就意味着高风险,万一炒作不成,钢材价格没有如愿上升到38oo元这样的高位,那大家可就被套住了。囤积钢材所需要的资金不在少数,按25oo元每吨的价格,囤积1ooo万吨钢材,需要投入25o亿元,一年光利息就是十几亿,这个成本也是不容小觑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