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派人-《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3/3)页

    要有人去苏联,人选是个大问题。

    还好,关兴权有办法。

    “让夏米力和卡里米去,他们系统学习过俄语,而且塔吉克斯坦东南部在用的瓦罕语几乎就是他们的母语。

    就是需要接受一下西方式的特工培训,他们之前主要接受的是战斗训练,玩不转特工这玩意。

    还有,之前提前回来的3个伙计都没去过克里米亚,和阿廖沙他们也没有一起行动,可以再次去苏联。”

    夏米力和卡里米合适,至少没有明显特征。

    这塔吉克族可以分为高原塔吉克族和平原塔吉克族,互相之间的在语言上是有很大不同,但那种瓦罕语两边都有人用,算是方言。

    虽然在苏联生活的基本上是平原塔吉克,但单从长相上而言,莫斯科的大街上除了东南亚人会被人注意之外,连脸长得宽大圆一点、皮肤粗糙些的汉族人都会很平常。

    不说欧亚大陆的原住民,在苏联连黑哥们都不是稀有人类!不是外国使节、商贸代表,就是苏联公民,有些人祖上都在俄国住了几百年了。

    原因据说是沙俄时期爆发的多次俄土战争时,沙俄俘虏了大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黑人雇佣军,这帮人就留在了俄国,后来就成了俄国人。

    十八世纪沙俄的贵族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流行过用黑人男仆,辅佐过彼得大帝的普希金曾外祖父、沙俄上将阿布拉姆-彼得罗维奇-甘尼巴尔就是个黑人。

    最后一批黑人成规模成为苏联公民是在二三十年代,那时候苏联大搞工业建设,从欧美聘请了大批工程师和熟练技工,其中美国人里就有不少黑人。

    是的,那时候苏美关系还行。

    当时这些黑人技术人员到了苏联后,很快发现苏联没美国那么严重的种族歧视,最后据说也留下来不少不走了,成了苏联公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