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初到长安-《舌尖上的江湖》


    第(2/3)页

    能看到剃头的高僧,也能看到手拿十字架的传教士,都在这块大华的土地上自由的宣扬着自己的信仰。

    也能看到和大华人外表几乎无异的一大群学生之类的年轻人,在到处一边仔细观察,一边用手里的小本本记录着,研究了一会,才像是明白般的点点头,来了一句“so跌死捏!”

    个人的服装,谈吐,精神风貌。

    建筑的外观,样式,城市规划。

    甚至是治国的理念与态度,他们都在认真的学习着。

    对这个和他们相邻的东方大国,认真的学习着。

    不过这群老外,却都不是“太平街”之所以热闹非凡的原因。

    这些老外带来的多元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碰撞,这才是让这一条“太平街”商贾云集,风光无两的原因。

    最直接的,就是一个太平街上那融入各国元素的服装,几乎全长安的败家娘们,下到小民女,上到一些从宫里出来替主人出来选购的小宫女。

    全都退着购物车,一路买买买。

    一旁休息区里的那些苦逼“钱包”们,也相互安慰着对方,一个两个咬牙痛哭。

    甚至在这“同仇敌忾”的情绪下,衍生出了几对越了性别的真爱。

    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世界各国的美食了。

    无论男女老幼,日常撸串放松还是正经相亲找对象,几乎都会选择“太平街”。

    一个头戴斗笠的男子,也坐在了临街一间酒楼的二楼上。

    “这位客官,你要的茶来了。”

    小二端来茶水,离去时,也不忍多看了几眼。

    只觉得那名男子手上的那一把黑刀,有点眼熟。

    毫无遮挡的面容与五官,也有点眼熟。

    最主要是脚边还放着一块包起来的大牌匾,像是要给什么人送大礼一份大礼一样。

    不过看了几眼,小二也没怎么在意,毕竟现在“侠义之道”那绝对的主流,管他是真是假,总之一和“江湖中人”扯上关系,就感觉干身份不止高了一个档次。

    所以现在大部分人,有事没事也都佩刀提剑的,传承一副江湖中人的模样赶潮流。

    虽说这里是秩序井然、治安良好的长安,但这小二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只觉得那个人是哪个镖局的镖师,正在等他的客户来取货。

    脚下那一块包起来的大牌匾,应该也就是货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