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能者无所不能-《神话明朝》


    第(2/3)页

    “神医言重了,卫某愧不敢当!”

    其实,卫龙一直在考虑十二名成员的构成,医术人才,正是必需的一员。除此之外,还需要植修与研师,特别是负责造船的技工,绝对不可或缺。

    此前,卫龙多次出“鸿雁传书”,与朱雨铃商讨成员名单。如今,总算敲定一名成员,也算皆大欢喜。

    李时珍高高兴兴地退后两步,把位置让给刘伯温。

    刘伯温直奔主题,重提旧事,释放善意:“老夫打算重建翰墨印坊,等到榜从鹿苑凯旋归来,再把新建印坊当作贺礼无偿赠送,以便榜亲自主持印坊,迅推广《卫氏论句读》,不知榜意下如何?”

    “不可,也不妥!”卫龙摇头拒绝,详加解释,“正所谓,无功不受禄,更何况君子不受嗟来之食。而且,学生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案,希望国师共襄盛举!”

    刘伯温与朱元璋对视一眼,笑问:“什么方案?”

    “与其独占,不如共营!”

    “哦?共营?不知如何运作?”

    “其一,以守藏室的典籍为母本,添加新式句读,重新断句,重新较正排版,刊大量印本,薄利多销,优先送往各地的私塾、学堂、书院,以开启民智;其二,传播陛下德政、皇室事迹;其三,推广国师著述。”

    要知道,印刷业牵扯巨大,堪称舆论的基础。

    可以说,只要控制了印刷业,就是控制了舆论,特别是在明国,由于历史局限性,朝廷根本不重视,民间的开明人士也没有清醒的意识和充分的认识。

    有鉴于此,卫龙早就瞄准印刷业,却囿于自身的阶层和难逢的时机,一直不得其便。如今,正好借势而为,拉上朱元璋与刘伯温“背书”,必然不同于以往。

    而且,推广新式句读,涉及到关键的绿叶,简直迫在眉睫。如果独力行《卫氏论句读》,肯定受限于财力和渠道,无法迅铺开局面,势必影响原稿书页的成长与进化。所以,特别需要皇室的支持与国师府的加盟。

    为此,卫龙不介意为朱元璋“唱赞歌”,也不介意为刘伯温“献殷勤”,从而涉足宣传和教育,控制舆论阵地,引导明国前进。

    这就是布局和谋划。

    最重要的是,卫龙特别指出私塾、学堂、书院,以及德政、事迹、著述。

    也就是说,后三者是教材的特定内容,前三者是推广的必然场所。反正那么多典籍,学子们读什么不是读?学什么不是学?与其让夫子指定教材,不如由卫龙选定教材。

    只要双管齐下,一方面选定教材,一方面强制推广,必然汇聚无数的情绪,为朱元璋、刘伯温、卫龙凝聚更多的绿叶。

    相比于银两收获,这才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利益。只要朱刘二人不是傻子,就不可能不动心,不采纳。

    果然,刘伯温怦然心动,连忙请奏:“陛下,老臣甘愿让出印坊的主导之位,甘愿附其骥尾,甘愿马是瞻,也要参与印坊的经营,请陛下恩准!”

    朱元璋满脸笑容,立刻准奏:“那么,三家共营翰墨印坊,由榜负责主持,由国师负责监督,由皇室负责保驾!雨儿,炆儿,你们参与其中,一起关注,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切不可掉以轻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