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马吉芬归国-《华夏海权》


    第(2/3)页

    “您好。罗斯中校,我想参观一下这艘美国最新式的巡洋舰。”马吉芬礼貌的和对方握了握手随后说道。

    “如您所愿,请跟我来。”说着罗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边走边介绍这艘在1892年2月才服役的战舰。“奥林匹亚号于1891年6月开工,92年11月下水。今年2月正式服役。该舰标准排水量5865吨,长104米宽16米吃水6.55米。全舰覆盖有穹甲,水平部分2寸,倾斜部分4.75寸,指挥塔5寸,首尾的炮塔有3到4寸的装甲保护,全部装甲均是新式的哈维硬化装甲。最大输出功率13500马。最高航速20节,但是在测试中曾经跑出过21.68节的高航速。”

    “奥林匹亚号最引以为豪的是它的火力,首位双联装8寸炮塔可以保证火炮40秒一轮齐射,侧线有10门5寸炮。还有14门6磅炮和6门1磅炮,以及6个18寸鱼雷发射管,足够压制北洋的归远级战舰。”罗斯骄傲的说道。其实这次美国之所以排出这艘新式战舰来到远东,不仅仅是为了接一个人做一次远洋航行,更重要的是想去菲律宾走一趟,同时看看这个远东第一舰队到底是什么水平。

    罗斯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1895年10月7号,当奥林匹亚号驶入北洋舰队的旅顺海军基地的时候,北洋快速舰队的3大3小六艘装甲巡洋舰以及定镇和缴获的日本战舰与奥林匹亚号比邻停靠。虽然舰队数量不多,但是pisa级的强大以及归远级的干练给罗斯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而最让罗斯难忘的是,北洋舰队的训练有素和那种经历过血与火较量后留下的气息。那种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气势绝不是一支没打过仗的海军可以有的。

    而随后罗斯得以参观北洋舰队第二快速编队的旗舰归远号,虽然清国和美国在甲午战争期间闹得很不愉快,但是应尽的礼节还是有的,更何况随着马吉芬的归国。北洋舰队中一些表层的东西美国人都会知道的。虽说归远号不大,但是新颖的设计,以及实用到极点的配置还是让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美*人啧啧称奇。归远级整艘战舰结构紧凑,虽说降低了试航性和稳性。但是整艘战舰依然是一个稳定的平台,并且通过调整布局和重量分部,让原本已经很重的武器能尽量少的受到海况的影响。

    从这次参观中,罗斯中校第一次感觉到了西班牙人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对付,而今天当他和马吉芬见面后,他迫不及待的想听取这位曾经在北洋舰队中服役的军官的看法。

    “从火上讲奥林匹亚号和归远号相比差不多,可能稍微有些劣势,毕竟北洋的炮塔炮射速更快,而对方虽然只有8门中口径炮,但是口径更大,奥林匹亚号火力可能要比归远级的前身强一些。”马吉芬说道。

    “那其它性能上是不是说奥林匹亚号不如北洋的归远级?”装甲舰对穹甲舰,航速上的劣势更是一目了然,罗斯自然知道了问题的答案。

    “这是设计上的问题,穹甲可以为核心舱提供更好的保护,但是对于装备了高爆弹和速射炮海军来说,即使核心舱不被毁,战舰依然会因为失去炮位和进水过多而沉没。”马吉芬想了想说道。

    “不过没关系,美利坚的船厂正在生产更大更先进的战舰,我们不会输给西班牙人的。上校先生,来我的舱室坐坐,海军的大佬们让我交给您一些东西。”罗斯换了个话题。

    “我们需要您的经验,来为海军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我们还需要优秀的、经过实战洗礼的军官来指挥美利坚的舰队。这是印第安纳级战列舰,1891年开工的,可能在您回去的时候,第一艘万吨级战舰就已经服役了。”在奥林匹亚号的船长室中,罗斯中校边说便将一份材料交给马吉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