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新式鱼雷-《华夏海权》


    第(2/3)页

    除去单纯的鱼雷设计,新式雷击舰的设计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可惜的是,在他那个位面,徐杰对于这些消耗品性质的炮灰产品没有什么兴趣,等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上,徐杰才发现,处于劣势地位的北洋需要从各个方面提升战斗力,而被称为弱者的武器的鱼雷和雷击艇也必须精心设计。

    当时的鱼雷艇完全可以百鬼夜行来形容,从最小的30吨左右的鱼雷艇到到200吨左右的鱼雷艇都有,而载雷量从最小的2发14寸鱼雷到3发14到18寸鱼雷为主。基本上都是一波打完就没事了,(日本的小鹰号是个特例)从这个角度来看,因为受到鱼雷性能和过少的鱼雷数量的限制,雷击船的作用非常小。

    所以徐杰决定将鱼雷艇大型化,参照后世的设计,新式鱼雷艇的武备为2座3联装14寸鱼雷发射器,布置在战舰的中轴线上,可以旋转向侧弦发射,在有效距离内,同时可以打出6发鱼雷。在炮械方面,则使用37炮就行,首尾各一门,如果吨位允许,左右也各安置一门,不求别的,也就是对付一下对方可能上来的鱼雷艇而已,整个重量控制在300吨左右,航速在25节左右。

    因为徐杰对鱼雷艇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他只能提出一个大概的设计思路。至于到最后如何落实那就要落到维托里奥和严博勋的身上了,而现在,徐杰更要考虑的是如何对付这种鱼雷艇狼群般的攻击,毕竟,这种思路和对造船业的要求并不高,你可以搞出这种船,别的国家照样也可以,尤其是模仿能力出众的俄国人。徐杰可不想第一次用鱼雷艇把俄国人阴了,结果第二次就让俄国人赚回来!

    历史上随着鱼雷技术的发展,大量的装有鱼雷武器的战舰的服役,让各国海军十分警惕,那些身怀利刃,航速超快的家伙们成本十分低廉,数量也十分庞大,面对落单的主力舰时,很容易一击得手,即使损失几艘,只要能命中一发,那也赚回来了。所以除了增加战舰上的各种口径的速射炮以外,建造专门的战舰来对付鱼雷艇就成了必然选择。

    而驱逐舰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这些装备了鱼雷和一定量火炮的高速战舰,既可以对抗对方的鱼雷艇同时又可以用鱼雷攻击对手,这些战舰的排量一般在1000顿左右,但是徐杰显然还是不打算装备这样的战舰,因为作为弱势一方的舰队,任何一艘战舰能拥有最大的适用范围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北洋的驱逐舰无法压制对方的驱逐舰,那么他就是一款不适合的装备,在这种情况下,徐杰决定继续走精兵路线。

    要有足够的火力压制对方的雷击部队,同时还要有足够的火力去对付对方的驱逐舰,必要的时候还要伙同其它战舰对对方的穹甲巡洋舰。在如此多的条件限制下,徐杰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三等巡洋舰。

    这东西就是比二等巡洋舰还要差一些的战舰,当年严博勋为两广和澎湖水师设计的战舰已经算三等巡洋舰了。不过徐杰需要进行一些改进,将吨位进一步扩大,扩大到2000吨左右,这些装备着大量4.7寸炮和12磅炮的战舰将作为舰队的防雷屏障而存在。而在必要的时候,这些战舰还将带领雷击队展开对对手的鱼雷攻击。从作用上来说,十分接近一战是轻巡洋舰。同时如果能装备上蒸汽轮机的话,徐杰不介意将其改装成高速侦查舰。

    “随着辅助战舰的到位,恐怕这战术训练的难度将更上一层楼了吧。”看着自己的几页计划书,徐杰不由的苦笑道。随着战舰数量越来越多和完整的海军体系的建立,在要想指挥好北洋舰队这个庞然大物可就不容易了。引进电报系统和建立新的信息传递体系将变得十分重要。从今以后,舰队的对抗将是体系对抗,而非是单纯的战舰交手了。

    “济世,准备的如何了?”就在徐杰还在为新的舰队规划冥思苦想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了徐杰的耳朵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