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战后总结 大章-《华夏海权》


    第(2/3)页

    和卢克纳尔伯爵相比,即上过战场又坐过办公室,对内协调舰队关系。对外和陆空军都打过交道的雷德尔在政治和大局上的判断自然要比前者强很多。而且作为资格比较老的官僚,他在陆军中也有不少朋友。在明里或者暗里的接触中他能感觉到陆军方面虽然同意攻击北部的华夏部队,但是对英美联军也是颇为忌惮的。而如果英国皇家空军继续增强在波斯湾的力量的话,陆军在必要的时候改变策略也是很有可能的!

    “雷德尔将军说的很有道理。不管如何,在未来的会议上我们依然需要尽量争取陆军的支持。不过必要的时候我认为我们依然要依靠自己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如果我们在波斯湾航行的船队遭到袭击的话,我们将对航行在部分地区的英国船队采取报复。邓尼茨将军的潜艇部队可要做好准备啊。”斯佩伯爵说道。

    “这个,恐怕会导致战争扩大化吧,帝国没有做好和对手全面摊牌的准备。我想皇帝陛下未必支持您的看法。这个太危险了。帝国在海上同样也有大量的商船在航行,一旦展开对民船的大规模攻击,那么整个局势会很开失控。”听到伯爵的话后,无论是卢克纳尔还是雷德尔都十分震惊的看着这位海军司令。而前者更是出言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和反对。

    “我们可以把攻击范围限定一下,比如说我们可以把阿拉伯海部分地区作为战区,限制外国部分船舶的进入,然后借此看看英国人的反应。如果英国人敢于攻击我们在阿拉伯海的运输船,那么我们我们同意可以攻击从印度驶往伊朗的运输船。虽然两者直接有陆上交通,但是海运依然是重要的手段。”斯佩伯爵的想法虽然有些激进,但是轻重缓急也是分的清的。不到万不得已。德国人不会碰触攻击印度沿海的这条红线的。“至于华夏吗?我认为他们不会选择波斯湾这条航线,因为从里海为伊朗提供物资和援助更为便捷。这样一来的话,我们针对的主要目标就变成了英国。华夏和美国不会有太过激烈的反应。”

    斯佩伯爵的想法也有其合理性。华夏虽然和协约国站在了一起,但是并没有加入协约国,而从对方在伊朗的布局上来看,双方之间的分歧也是挺大的,华夏力保伊朗北方和现政权而英国人则是倾向于南部尤其是东南部。华夏不会为了英国人改变自己的既定目标。所以德国海军集中力量打压英国是可行的,至于美国人吗?他们在伊朗的力量远不如华夏和英国,所以暂且放到一边。不管如何,德国海军绝对不能容忍英国在伊朗南部的存在!这是不可改变的战略!

    如果说海军方面接受演习结果有些不情不愿的话,那么里希特霍芬对于凯塞林最后一击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如果是在实战中的话。单凭最后一击就可以让公海舰队撤出战场并且用至少4个月左右时间来恢复元气。更为重要的是,里希特霍芬感觉凯塞林已经找到了应对海基航空力量的思路。而在演习结束后。德国空军还专门就海基航空兵和陆基航空兵之间的优劣势进行了一番探讨和研究,而这对于德国未来战略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海基航空兵相对于陆基航空兵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高机动性和兵力的集中性上。一艘航空母舰只有6000平方米左右的甲板。但是它却可以完全在短时间内履行一个中等机场的职能。数艘航空母舰舰队在短时间内骤然法力完全可以战役级别的交手产生巨大影响,我想无论是当年的意大利战争还是最近在伊比利斯半岛举行的演习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的对手是公海舰队,而明天我们可能要面对的是更加强大的华夏和美英海军,我们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在一次会议中,红男爵从战略上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随后他是示意凯塞林,让这位爱将说说他的看法。

    “从战术上来看。我认为对方航母舰队在未来的行动中最可能采取的作战方式就是利用夜间进行长途高速奔袭,以夜晚10个小时的时间来计算的话,舰队航行速度25节。那么一晚上的时间他们的行程可以达到500km左右!这是个十分震惊的数字,也许头一天我们的对手还在外海巡弋。而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对方的机群就已经飞到我们头上扔下了致命的炸弹!他们用航母弥补了飞机航程不足,用集中的兵力解决了总兵力上的困境。一不小心也许我们就会失去三位数的飞机。这是相当致命的情况。当然,你们也许会说有海军来处理这些事情,但是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空军在沿海机场的安全寄托在海军身上。不是吗?”凯塞林最后一句话引发了会场的哄笑。在最后一场战斗中凯塞林的出色表现让空军扬眉吐气。再加上双方近期的不对付,所以这句话可谓深得人心。

    “面对这样闪电般的攻击,侦察和预判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只有事先预警,我们才有可能采取针对性措施。如果不是这次公海舰队的打法过于生硬,让我们事先猜测出对方的想法,我们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空军下属的远程侦察机计划必须加速,同时地面雷达网的建立也必须予以高度的关注。原样侦察机可以为我们提供早期预警,而地面雷达网则是引导我们拦截对手的关键。另外,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够装备可以机动的对空警戒雷达,至少也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变阵位的雷达,在这次演习中。我们已经用到了无线电定位技术,我想对方也肯定会有这样的技术,甚至更加先进。单纯固定雷达站很容易让对方找到空子。”

    “和对付大型轰炸机不同。舰载攻击机虽然数量有些大,但是大部分都是单发飞机,即使有双发飞机数量也不会太多,目前除了公海舰队拥有成建制的双发飞机之外,其它国家依然以单发飞机为主,而这些单发飞机一般采取的攻击方式是低空水平轰炸或者俯冲轰炸。他们投弹的精度更低,但是同样也更容易击落。而在航线选择上,他们也有可能选择中低空依靠地形规避我们的雷达。所以在未来,我们需要装备更多的中小口径高炮来应对对方的攻击。同时也需要增强对中低空的预警能力,这里不仅仅是说雷达。还包括防空哨和目视观测。”

    “单纯依靠防御并不能解决问题,空军对海攻击能力的孱弱是我们这次未尽全功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我认为未来攻击航空母舰最好的机型就是ju88型双发轰炸机。它可以俯冲,精确的实施攻击。同时也可以作为鱼雷机,而且拥有较大的航程和较高的速度。四发轰炸机过于珍贵而且攻击效果并不好。单发飞机则过于脆弱而且航程不够。我们应该训练一支专门的对海攻击部队,即使我们不用他们来攻击航母,至少也可以攻击海上的运输船。当然,我们还需要为这些轰炸机配属航程较远的战斗机护航部队,bf109虽然性能尚可,但是航程实在是不敢恭维。我希望新的战斗机研发速度能够快一些。”凯塞林最后总结道。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关联的,和海军一样,这次演习同样也导致了其它一些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里希特霍芬准备和海军妥协了。或者说至少先从改变双方之间的关系入手。当然这种妥协并不是说里希特霍芬打算把前面刚刚获得的双发战斗机份额让出去,而是决定在机场使用和燃油分配上做出一些让步。这种让步对于改善德国在中东的布局其实是很有好处的,一方面是空军有大量的机场运转并不充分,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海军机场人满为患。至于燃油吗?这个位面的德国比历史上多出三处大油田!德国人还真不缺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