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装甲启示录 5-《华夏海权》
第(2/3)页
剩下的11个步兵师还算完好,但是哪有什么用?一旦离开坚固的防线。这些缺乏装甲单位的不对很容易被机动性超强的华夏装甲部队一点点吃掉。要知道,徐怀德也不是一次把全部的筹码都压了上去,他手中还有2个师的兵力,而后面负责支援的田勇拥有的兵力不亚于徐怀德!
虽然德国人的空中侦查不能将华夏的部署彻底搞清楚,但是很显然,古德里安非常清楚,从前线到库姆,华夏陆军手中的兵力非常的雄厚,即使自己把剩余全部兵力压上去也打不过对手。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沙漠风暴行动已然失败。要么德国人彻底放弃这次行动,在原来双方的分界线上构筑工事防御。要么继续增加兵力。扩大战争规模。这个问题不是古德里安可以决定的,他能做的就只有老实汇报。然后让最高统帅部决定未来的行动!而让古德里安想不到的是,这次参战规模并不是核弹的战役的影响之大远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不仅德国陆军的战略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同时还影响到了海军、空军、甚至是原本置身事外的其它国家!
“看来曼施坦因的谨慎是对的,古德里安获得的兵力并不足以击败对手,如果我们想要完成预订计划的话,至少要再增加一倍的兵力!”克鲁格收到古德里安的电报后这样对博克说道。
“那要看你想获得什么结果了,是彻底解决伊朗问题呢。还是说仅仅保证交通线的安全?如果是前者,我们恐怕需要把曼施坦因的部队从印度调回来,如果是后者的话。我们只用增加有限的兵力即可,伊斯法罕突出部对于华夏来说价值并不大。在和平时期是一种震慑,但是在战争时期,维持这个突出部的代价太大了!”博克大将的回答模棱两可。现在的问题就看德国人怎么选择了,是放弃看样子唾手可得的南亚殖民地和华夏大干一场呢,还是在伊朗南部维持警戒兵力,而继续实施印度攻略呢?
“让曼施坦因回来?”龙德施泰特试探性的问道,看着德国在伊朗南部的交通线,这位德国陆军的大将倾向于先扫清后方再进攻印度。否则的话,华夏一直占据伊朗北部这个桥头堡,完全有可能将德国驻印远征军的补给线完全掐断。上百万大军将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他倾向于先扫平华夏在中东的驻军。
“那时间呢?阁下打算用1年还是2年?如果这个目标可以轻易实现的话,我们早在几年前的伊朗战争中就已经完成了!我们击败了英国人,击败了美国人,但是最终却和华夏打了一个平手!”克鲁格反问道。
“那是以前!我们当初限制了战争的规模,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欧洲已经稳定了,我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南亚!我们可以集中两百万甚至更多的兵力来围攻伊朗。我们早晚可以把华夏从中东赶出去!”龙德施泰特反驳道。
“伊朗战争的时候华夏同样没有尽全力!现在华夏也只有一个战场,那就是伊朗!他们的部队完全可以通过中亚的交通网将上百万的军队运送到伊朗,我们实际上是在华夏家门口作战。”克鲁格顿了顿接着说道:“如果我们只有一个敌人的话。我倒是不介意和华夏在伊朗大打一场。但是我们的敌人太多了!”
“美国人的工业完全可以补充在法国战场上的损失,根据情报现实华夏和美英之间的技术交流非常的频繁,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今天碰上的那些华夏坦克就会出现在美国人的作战序列中。如果美英占有印度这个桥头堡的话,主要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可以重新拥有和我们一较高低的力量。我们到时候就要面对协约国的两面夹击了。”博克的意见也倾向于克鲁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