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新的开始-《星际强兵》


    第(2/3)页

    与此同时。织星族主力军团也开始了战前动员。

    必须承认,顶级文明就是顶级文明。此时,参战的织星族军团已经达到三千个,比进军北四区时多了两倍!

    其实,这还只是先头部队。

    在参战的时候,织星族只进行了部分动员,即出动的是常备军团,而全面战争动员还没完成。在硅魅大军撤退的时候。到达北四区的织星族军团只有一千个,而且只有一部分投入战斗。此后。银河系联盟议会通过了战争决议,各个文明都开始进行战争动员,织星族加快了动员速度。在杨屹率领人类远征军出发之前,到达北四区的织星族军团已经超过两千,还有更多的军团正陆续赶来。按照星魂女皇所说,只要战争一直打下去。织星族能动员数万个军团。

    当然,投入多少军团,并不是由军团总量决定,而是由后勤保障决定。

    如果在北四区作战,投入上万个军团绝对不是难事。毕竟本土作战对后勤保障的需求不是很高。只是,在格林尼治陨石带对面的北阿尔法星系作战,后勤保障就是天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敌人。要知道,把装备物资送到一万多光年之外的地方,哪怕用速度最快的飞船,也要花上一个多月。如果中途遇到麻烦,哪怕只是飞船出了故障,也必然耗费更多的时间。如果把运输途中的损耗,以及运输飞船的消耗算上,那么运输消耗就相当于运输量的数倍。

    显然,支持军团在北阿尔法星系作战,只是提供作战物资就足够麻烦。

    别的不说,为了让三千个织星族军团在前线作战,不但织星族动员了上万艘飞船,玉家还投入了数千艘飞船,并且在沿途建立了上百个运输中转站。即便如此,运送到前线的物资也只是勉强够用。虽然织星族动员了更多的军团,但是在解决后勤保障问题之前,这些军团都只能留在南阿尔法星系。

    其实,这也是星魂女皇没有跟杨屹翻脸的关键所在。

    首先,在后勤保障上,织星族依然得仰仗玉家,而玉家是跟杨屹结盟,并没有跟织星族结盟。也就是说,如果跟杨屹决裂,织星族就将失去玉家的支持,也就无法继续依靠玉家的运输船队。如果靠自己的运输船队,织星族最多只能在北阿尔法星系投入两千个军团,而且未必能够保证提供发动进攻所需的作战物资。显然,少了一千个军团,加上没有足够的作战物资,星魂女皇很难有更大的作为,更别手取得决定性胜利。结果很明显,星魂女皇必须维持与杨屹的关系。

    其次,对征战北阿尔法星系来说,三千个织星族军团显然不算多,甚至可以说是少得可怜。要知道,在历次格林尼治战争中,入侵南阿尔法星系的硅魅大军都有多达数万,甚至数十万个军团。就算织星族军团更善于进攻,战斗力更强,没有足够多的兵力也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再说了,在上一次格林尼治战争后期,银河系联盟反攻北阿尔法星系,仅人类联邦就出动了上万个军团,结果只是逼迫硅魅联盟签署停战协议,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由此可见,要想靠三千个织星族军团取得决定性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无法继续增派军团的情况下,哪怕人类远征军的兵力更少,星魂女皇也是别无选择。让人类远征军承担一部分作战任务,总比留在后方好得多。

    此外,还有很多让星魂女皇顾虑的因素。比如,杨屹控制了一个顶级战王,而且能够通过这个顶级战王影响战皇,从而获得很多连隐灵族都无法获取的情报,而且是关系到战争胜败的情报。又比如,杨屹已经获得了隐灵族的支持,哪怕巴恩斯暂时离开,只要他与隐灵族的关系没破裂,就能通过巴恩斯获得隐灵族的全力支持,而隐灵族掌握的情报显然有巨大的价值。再比如,杨屹已经获得了包括玉家在内的,人类联邦的众多势力的支持,随时能扩充远征军的规模。

    综合这些因素,星魂女皇只能继续跟杨屹交好。

    当然,主力肯定是织星族,而杨屹统帅的人类远征军也就只是打打下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