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战略选择-《星际强兵》


    第(2/3)页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绝对不容易。

    很简单,在昆阳族、狂兽族与兵域族当中,狂兽族的辖区范围最大,拥有的恒星系也最多。早在三个一流顶级文明统治银河系联盟的时期,狂兽族的辖区范围就只比极境族小。在三个一流顶级文明覆灭之后,狂兽族的势力范围扩大了上百倍。关键是,狂兽族需要足够多的恒星系。别忘了,昆阳族一直坚持精兵政策,兵域族主要依靠舰队,只有狂兽族以军团的规模为主。不管是出于让狂兽族扩充军团,还是更有效的控制夺取的恒星系,昆阳族与兵域族都没有跟狂兽族争夺势力范围。

    在中心大区,有三分之一的恒星系属于狂兽族,或者由狂兽族的军团占领。

    更重要的是,这些恒星系极为散乱,几乎分布在整个中心大区里面,而不是集中在某个区域。

    也就是说,要想彻底封锁狂兽族就得封锁整个中心大区。如果只是封锁狂兽族,并且把狂兽族与兵域族分割开来,那么需要动用的战舰甚至过了封锁中心大区。很明显,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哪怕只是封锁狂兽族的传统势力范围,也就是狂兽族在战前就控制了的恒星系,也需要动用数万艘战舰,还需要控制一些关键恒星系。在极境族还没有完成战争动员的情况下,抽调这么多的战舰,还要分散一些军团,必然会对攻打兵域族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

    问题是,这些主张先攻打狂兽族的统帅却无法回答另外一个疑问。

    这就是,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战胜狂兽族?

    显然,这是一个无法回避,必须给出明确答复的问题。

    理想的结果,自然是战决,以最快的度打垮狂兽族,迫使狂兽族投降,避免陷入久拖不决的死战。只是,以极境族现在的实力,特别是动员起来的军团,根本不可能实现战决。如果进入僵持阶段,那么极境族不但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还必然在其他方向上出现问题。事实上,只要拖上一段时间就能让兵域族获得动进攻的机会,从而导致极境族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就算极境族能跟在此之前完成全面战争动员,也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取得胜利。

    事实上,避免两线作战是两派统帅都出点,也是两派统帅都无法绕过的问题。

    在双方都不肯让步的时候,一部分统帅提出,应该跟人类联邦协商,借助人类联邦的支持。简单说,就是让人类联邦同时动反击,在战线上拖住狂兽族或者兵域族,为极境族创造起进攻的理想环境。按照这些统帅分析,人类联邦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动反击,就能有效牵制住狂兽族与兵域族部署在前线的主力。极境族同时动全面进攻,那么迅拿下狂兽族的概率就能提高很多。在没有了狂兽族的威胁之后,接下来对付兵域族根本不是问题,甚至有把握让兵域族投降。

    这个提议确实很有价值,只是康盛女王的答复也很明确,人类军团肯定会在近期动反击,而且就是为了协助极境族动进攻,但是不要对人类军团的反击抱太大希望,即人类联邦早已达到极限,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动反击,因此人类军团的反击最多只能对狂兽族与兵域族产生一些限制。等到极境族动进攻,也就是战局明朗之后,人类军团的反击牵制效应将大打折扣。因为人类联邦没有足够多的战舰,所以就算全力以赴也未必能够阻止狂兽族与兵域族从前线撤军。

    简单的说,人类军团的反击能够挥一定作用,但是意义不大。

    事实上,人类联邦同样希望极境族尽快动进攻,以此缓解在战线上受到的压力,阻止狂兽族与兵域族孤注一掷。要知道,如果狂兽族与兵域族对局势做出误判,就很有可能对人类联邦动全面进攻,争取赶在极境族动进攻之前消灭人类联邦,从而能够集中兵力对付更强大的极境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