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三班长徐峰大声应是,快步打开电视机,巨大的屏幕上出现一个熟悉的画面。 宽大的红旗,明亮的灯光,悠扬的音乐,以及熟悉的人影。 人影正在说话,清亮的声音顺着电视机传入每位战士耳中。 “六天前,我有幸前往国旗护卫队,在那里,我认识了一群特别优秀的年轻战士。也是在那里,我认识到一位默默无闻却用生命为我们守护的老班长。说实话,我心里十分震撼,是他们用年轻的生命为我们撑起一片自由天空,作为普通人,我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他们,最后,我只能为他们送上一歌,代替他们说说心里话!” 顿了顿,梁冬继续说道:“一封家书,送给我们的战士,也送给万千儿女!” 在掌声中,音乐声缓缓响起。伴奏并不复杂,不过是一把口琴跟一把木吉他而已,在伴奏响起的瞬间,梁冬也已经做好准备,开始自己的演唱。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吗。 现在工作很忙吧, 身体好吧。 我现在军队挺好的, 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 虽然我很少写信, 其实我很想家……” 梁冬演唱的正是《一封家书》,严格意义上来说,《一封家书》并不是红歌,而是一城市民谣,它讲述了万千儿女出门在外对家,对父母的思念。 上个世纪,科技还没有展到现在的程度,网络只是萌芽,刚刚有人提出手机的概念,电话只在特殊部门流转,儿女与父母之间的联系方式大部分靠写信。 出门在外,儿女总是以这种方式告诉父母自己的情况,自己遇到了那些事情,偶尔说一些自己的烦恼,这是最初的家书。 进入新世纪之后,科技展日新月异,手机、网络取代了家书,家人之间的联系更加迅捷、方便,只有一个地方依旧采取家书形式,这就是军队。 军队跟外界不同,每周只有很短时间可以跟家里人联系,几分钟就要结束。为了表示自己的牵挂,战士们养成了写家书的习惯。 家书写好之后,将信交班长,班长再交给文书,统一邮寄出去。这些小小的信,承载着一位位游子们的思乡之情。 就想歌词中写的一般,虽然很少写信,却很想家。 “爸爸每天都上班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