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章:关中缺粮-《壮哉大唐驸马》


    第(2/3)页

    然则关中仍旧是天下正中、帝国心脏,

    天下皆可乱,关中不可乱。

    一旦关中动荡,动摇的是李唐王朝千秋万代的帝王基业。

    眼下粮食勉强足够的长安,如果在冬天突然多了上几十上百万人口,那么必然会产生大饥荒。

    这般大面积的饥荒,即便是放在后世那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现代社会,治理起来也殊为不易,更何况是交通、通讯都极不发达的唐朝?

    隋唐统治基础扩大后,作为政治重心的长安物资需求也急剧扩大,仅靠关中地区早已不能保障供给,必须靠东部地区转输以保障供给。隋代开凿大运河、唐代大力整治漕运,都有这方面的原因。

    柴令武知道历史上的李治时代,由于长安人口猛烈增加,粮食就成巨大了大问题。这时,杨广留下的东都洛阳又成了救命稻草。

    这个粮食问题,唐玄宗决定大力整顿漕运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长安的崇高地位从此牢不可破,洛阳则走向衰落。

    而唐玄宗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是分段搬运法。

    柴令武想到这里,开口问道:“负责搬运漕粮的船只,是不是由江淮直接运到长安,然后再调头返回,如此循环往返?”

    “正是如此!”

    “改,立即改!”

    柴令武跑去拿来一张大唐地图,看了一会儿,指点着道:“河口设粮仓一座,运河水量充沛四季皆通,枯水时节,调集船只专走一段,运来漕粮尽囤积于此;寻常时节由河口运至三门峡!”

    “三门峡中流砥柱两侧各建一仓,开凿平坦大道贯通东西,走陆路绕过急流险阻。雨季时节,三门峡以东仓之粮经暗礁过永通渠直奔长安,平常亦或是枯水时节则搬西库粮。”

    “逐段设仓后,使江淮之舟不入河,河之舟不入洛……并通过沿途诸仓,逐级转运,水通则舟行,水浅则贮,孑仓以待,使舟无停留,物不耗损。这般一来,千万石漕粮入关亦不在话下。”

    李世民看着柴令武在地图上画的代表粮仓库的圆圈以及各段来回的两支箭头,默默思索了其可行性,不敢置信道:“这办法非常可行,关中再无缺粮之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