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心事-《光熹帝国》
第(2/3)页
在他刚刚出生时,母亲便被当今的何皇后毒死了。他无法想像当时是什么情况,只是听身边的宫人说,母亲当时鼻眼流血,十指因为太痛苦而不停的抓地,指甲全裂开了。
每每想到此,刘协更多的不是感到悲伤,而是害怕。母亲是父皇的宠妃,都可以说毒死就毒死,自己的小命也岂不是朝不保夕。
还好,祖母董太后在关键的时刻出手救了自己,将自己养在身边。
父皇在得知此事后的大怒并没有让何皇后罪有应得,碍于宦官的求情和何皇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的势力,父皇只好咽下了这个苦果。也许正因为这样,父皇将对母亲的愧疚移情在了自己身上,对自己的宠信也成了自己活命的保护伞。
可是父皇和太后总有驾崩的一天,那之后自己又会怎样呢?
父皇几次与太后商议想立自己为太子,可是何进却以长幼有序为名联合士族官员逼迫父皇立何皇后的儿子,父皇的长子刘辩为太子。一旦父皇崩天,刘辩为帝,自己这个眼中钉必然会被何皇后或何进拔除。
被杀这种事情,他每天都在担心。他从来都没有一般孩童那种无忧无虑的童年,从他记事起,他就要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命丧一杯毒酒或三尺白绫,正在在这种担忧中,他变的比其他的孩子要早熟、城府。
自己拼命的讨好父皇,结交士人,招纳勇士,正是想要努力的活下去。
刘协痴痴的看着母亲的画像,不自觉的流下了眼泪。他的所想,他的所做,对一个六岁孩童来讲,实在是太累了。
渐渐的,刘协哭出声来,低泣转变成了嚎啕大哭。如果王越现在看到的话,也许会想:这时候的刘协也许更像一个符合他年龄的孩子。
哭泣的刘协不知道,在宫廷的花园的凉亭中,另一位少年皇子和他一样心事重重。
汉灵帝的长子刘辩此刻正懒洋洋的靠着柱子,斜躺在凉亭的石椅上。一手持杯,一手执壶,望着亭外的秋雨,一脸的寂寥。偶尔间,他便将手中的酒杯倒满,一饮而尽。
若不是周围恭敬的侍立着的宫人与黄门,没人相信眼前这个慵散的少年是大汉的皇子,帝国未来的继承人。
东汉为火德,皇室的服饰都以赤色(红色)为主。然而刘辩却一身的白衫,脸上的表情恬静、自然,毫无皇族贵胄应有的威仪。从远处看,凉亭、细雨、白衫,仿佛融成了一幅泼墨山水画,将秋雨中的惆怅诗化。
比起皇子,他更像一个吟游的诗人。
其实刘辩确实可以咏出很多诗来的。李白杜甫的诗对他来说小菜一碟,苏轼李清照的词更是不在话下。但是他却不想这么做,穿越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一天,他便决定了一件事:低调做人。
前世生活的片断,对他来说已经越来越模糊,仿佛淡化了的墨迹,渐渐在宣纸上隐去。
唯一还有印象的,就是那玉壁,还有让人深陷其中的红色的光。
从哇哇落地时,最初的恐惧迷茫,到现在已经开始适应这个时代的生活,他甚至已经忘记了前世的名字,对他来讲,他现在就是大汉的皇子刘辩!
虽然这个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而且相反,他和刘协一样每天都感到恐惧。只不过刘协害怕的是随时命丧的可能,而他是恐惧几年后,历史的那一刻。
有时,李儒端着毒酒的样子就会闯入他的梦中,还有那想像中的高大、臃肿,手持利剑的身影——董卓。
前世看过很多的穿越小说,主人公附身某个历史人物,改变了其原有的历史命运。造纸造枪造炮,发展根据地,最后平定乱世。
这看似简单的情节,对刘辩来讲却异常的艰难。造纸印刷确实让他弄出来了,可是却不敢将其显露出来。大汉宫廷里险恶的政治环境,让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