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战后 入城-《光熹帝国》


    第(2/3)页

    这大大的超出了钟繇的意料。愣了足有几秒,他才在曹操的轻咳声中才缓过神来,俯身跪拜于地,声音哽咽的说道:“臣钟繇拜见陛下。”

    刘辩走下马车,亲自上前将钟繇搀起。

    此时的钟繇发束松散,满脸的污迹与憔悴,丝毫没有了初见他时的那翩翩儒雅的学者风范,整个变成了大汉朝的“犀利哥”。

    刘辩知道钟繇为了守卫长安恐怕吃了不少的苦头,由衷的感慨说:“长安无事,元常你辛苦了。”

    刘辩发自肺腑的一声辛苦,对钟繇来说是连日来守城艰辛的最大嘉奖。钟繇感动的双目赤红,后退一步再一次的拜伏于地,口中说道:“些许微功,乃臣之本分。臣愿竭尽心力,辅我大汉国祚绵长,陛下威德四方。”

    刘辩哈哈大笑起来,又一次的扶起了钟繇,性情率真的说道:“君不负朕,朕必不负君!”

    钟繇心中感动的已无可复言。刘辩拉他上了马车,一起入了长安城。

    由于长安城内的长乐、未央、建章汉三宫长久未用,最近负责打扫和守卫的侍从兵卒又被钟繇驱上城头守城,需要经过一番整理才能入住,所以刘辩便暂住在钟繇的府衙之中,命曹操前去整顿,还令吴匡与刘备安顿北军驻扎,并严令军队不得骚扰百姓。

    曹操等人奉命各自忙碌去了,刘辩命钟繇先去休息,等到傍晚时分,两人才又会面开始谈论起这几天长安城的情况。

    经过战乱的侵扰,长安已经残破不堪。本身城里还好一点,城外四周可以说被破坏的荒无人烟。(其中大部分其实是钟繇自己造成的。)

    长安的恢复生产只能是平灭西凉叛军之后的事情了,刘辩只能先下诏奖赏参与守城的长安百姓免去三年的赋税和五年的力役。

    百姓三年内不用再交税,也不用给政府免费干活,减轻了身上的负担。这对长安百姓绝对是最大的实惠。

    钟繇不由得再次跪伏于地,谢道:“陛下天恩浩荡,臣代长安百姓叩谢陛下。”

    刘辩抬手让他起身,接着又说道:“朕知道你为了御敌,强迁百姓入城,焚毁良田房屋无数,虽属无奈之下施以强压,可若是激起民怨,朝堂上的那些清流士大夫们恐怕也不会轻饶了你。”

    钟繇听此言心里一紧,急忙解释道:“臣知罪,臣迁入百姓之时已经承诺所有损失均由臣一人照赔不误。”

    钟繇迁入百姓时承诺的是损失由官府赔偿,不过此时见刘辩此时口气不对,只好改口损失由自己赔付。

    刘辩哑然失笑,周围百姓的损失可达百万钱,钟繇就算出身望族,家财万贯也不够赔的啊。

    刘辩摇头说道:“元常误会了,朕不是要追究你的罪责,而是想找个方法堵住朝廷那些闲人的嘴。你的家产和俸禄就算不吃不喝都不够赔给百姓的。这样吧,朕从少府里拿钱补给你,你对外就说是官府出资补偿百姓的。唔,朕再给你补一道诏书,就说你强迁百姓,坚壁清野是朕的诏令。这样朝廷那些清流们就说不出话来了。”

    刘辩如此体己的为自己着想,钟繇已经感动的说不出话来了。只得躬身一礼,梗咽的说道:“臣谢陛下厚恩。”

    刘辩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朕刚才不是说过了吗?君不负朕,朕必不负君。”

    两人又谈了一会儿朝堂之事,钟繇趁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陛下倾全国之力而出,京都守卫空虚,若是有人趁虚而入,又该如何?”

    钟繇的疑问也是很多人的担心,不过对此刘辩却胸有成竹,自信的回答钟繇道:“我大汉天威尚在,宵小之辈岂敢妄动?”

    钟繇一愣,仔细一想便豁然明白的刘辩的意思。

    此时的大汉王朝虽然羸弱不堪,可是几百年来积攒的威信尚在。各地诸侯虽然暗地里各自为政,可是谁也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和朝廷叫板的时候。所以大家表面上仍是承认大汉的统治权。若是贸然进攻洛阳,必然被视为反叛而成为众矢之的。各地诸侯心里都在盘算着让别人去进攻和朝廷拼个鱼死网破,自己再以勤王的名义平叛,坐收渔翁之利。

    刘辩正是因为了解这一点,才放心的离开洛阳,亲自西征。

    *************

    翌日清晨,还未等缓过疲倦的钟繇、曹操及刘备等一干北军将校,都聚集在了府衙之内,刘辩的主持下开了一场军事会议,商讨接下来的对西凉叛军的作战。

    此次平叛西园军出尽了风头,而北军完全打了酱油,作为北军的实际首领吴匡当然按捺不住,率先请战道:“陛下,我军新胜,自然要一鼓作气消灭敌军。如今西园军孤军追击,独木难支,臣请陛下派臣率北军与其会合,共同与叛军决战。”

    吴匡的请战,刘辩未知可否,而是向众人询问意见。

    见刘辩相问,曹操率先开口发言。

    曹操言道:“叛军虽然吃了一场败仗,可实力仍然还在。我军轻易冒进反而会中了敌军的诡计。然若是犹豫不前,则有可能错失歼灭叛军的最好时机。西凉叛乱屡次成为朝廷心患,几次三番征讨都除恶未尽。如今陛下亲政,初战告捷,正应该趁胜追击,一举解决西凉边患。为防止敌军诡计,陛下可采取步步紧逼的方法与敌军相持,消磨敌军士气,截断敌军粮草,剪除敌军羽翼,待敌军疲弱之际,我军再趁势出击,一战可成。”

    曹操的战略是准备以最小的损失求得最大的胜利,这一点得到了大部份将领的认同,连刘辩也深以为然。况且朝廷此时正是歼灭西凉叛军的最好时期,若是让西凉叛军逃窜,再想法消灭他们也就难了。况且后方的情况其实也不容刘辩多呆。虽然各方诸侯都在观望,等待朝廷与叛军誰胜谁负。若是朝廷败了他们便会趁机带兵入京勤王,瓜分大汉,若是朝廷胜利,大家照旧阳奉阴违,相安无事。可难保有某个二愣子头脑发热,突然发难进攻洛阳,那时刘辩便叫苦不迭了。再者,洛阳里的袁隗等士大夫集团也不会安分守己,这一切因素都不得不逼迫刘辩尽快的结束平叛的战事。

    至于带军的统帅,曹操和钟繇都主张刘辩率军亲征。而刘辩的心里却有一个更好的人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