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丝绸之路(上)-《光熹帝国》
第(2/3)页
张韬傻了眼,面露苦色的说道:“陛下,属下的可是一把百炼宝刀。”
刘辩说道:“若真如你说削铁如泥,朕就把这把刀收下,再转赐给你。”
张韬眼睛一亮,立刻抽出佩刀,说:“请陛下试刀!”
刘辩被张韬突然变得踊跃的样子气乐了,无奈的笑着扬起手中的宝刀,用尽全身力气砍了下去。
两刀相交,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张韬手中的佩刀被干脆的折为了两截。刘辩错愕的一愣,仔细检查着手中宝刀,刀身与刀刃皆完好无损,不由得也赞叹起来:“果然是神兵利器。”
张韬见刘辩爱不释手的拿着宝刀,便故作忍痛状的说道:“此刀乃是献给陛下的宝器,陛下若是喜欢自可留下,属下不敢夺陛下所爱。”
刘辩看着张韬嘴上说不要这把宝刀,眼睛却目不转睛的盯着宝刀一直看,心里明白他只是在说反话,旨在提醒自己兑现赐刀的承诺。
刘辩虽然知道张韬在耍心眼,不过也没有生气,这把刀虽好,可刘辩也不是刻薄吝啬之人,张韬对自己向来忠心,又是自己身边的近身护卫,就算从笼络人心的角度来讲,刘辩也会将刀赐给他。
刘辩将刀收好,递到了张韬面前。
“朕乃一国之君,金口玉言,刚才说了将刀赐予你,怎么会不信守承诺。”
张韬见此立刻眉开眼笑的接过了宝刀,挎在腰间。
这时,班期在一旁又说道:“草民身边尚有二十余把这样的宝刀,乃是草民与下人经商护身之用,虽然不如此刀装饰精美贵重,可也都是无坚不摧的神兵利器,愿都献给陛下。”
刘辩愣了。虽然他对冷兵器的制作并不熟悉,可是也知道要想制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宝剑并非易事。刘辩印象中制刀时还需要铁匠师傅的不断加热锻打。一般以锻打一百次以上为最佳,张韬刚才用来试刀的佩刀就是百炼钢刀,市值大概在9000钱至15000钱不等。其余还有“五十炼”、“三十炼”、“七十二炼”以锻打次数不同划分的钢刀。
刘辩曾经在史书资料上看到三国时期有一个叫蒲元的人,曾经在斜谷为诸葛亮造了三千把百炼刀,能一下劈开装满铁珠的木竹。
由于蒲元生卒年及生平都不详,所以刘辩继位后虽然想找到此人可也无从下手,只好命人在历史上蒲元出现过的蜀地慢慢寻找。不过倾蜀国一国之力,只造出三千把百炼钢刀,足可见在纯手工业时代,百炼刀的制作是相当的困难与费力,这一点深深印在了刘辩的脑海中。
班期所献的刀比百炼刀更加的锋利,想来制作工艺更加的费劲,他一介平民能突然间拿出二十余把这样的宝刀,自然令刘辩觉得惊讶。
刘辩好奇的问道:“班壮士何来如此多的宝刀?”
班期答道:“西域贵霜国出产一种精铁,制成刀剑后锋利无比,草民偶然间购得些许后又请善制刀剑的安息工匠制成宝刀随身佩戴,以便在经商时防身之用。今来长安参加陛下的招商大会,便特地将其中一把用贵霜出产的宝石装饰了一下,才献给陛下。”
“原来如此。”刘辩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安息、贵霜乃至西方强大的罗马帝国,与大汉并称为这个时代的四大文明古国。安息、贵霜的文明发展程度不亚于大汉,所以能制作出这种神兵利器也不以为奇。不过刘辩所想到的,是和这两个国家有关的另两样东西。
乌兹钢与大马士革刀。
来自于波斯的大马士革刀和日本武士刀、马来克力士剑并称为当世三大名刃。其中大马士革刀就是以印度的乌兹钢为原料制造的。
班期说所献的宝刀取材于贵霜、制造于安息,听上去很有可能是大马士革刀,尤其是刘辩手里这把刀的刀身如行云流水般的纹路,以及近似乌黑的颜色,确实很像刘辩前世在网上看到的大马士革刀的样子。只是古大马士革刀在17世纪时因为乌兹钢的采伐殆尽,已经失传了,刘辩在网上看到的都是现代工艺的大马士革刀的仿制品。况且大马士革刀见于史记是在公元800年左右,现在的安息工匠的制作工艺能否达到后世的水平也很值得怀疑。所以,刘辩也不敢肯定班期所献的宝刀就是大马士革刀。
不过,乌兹钢的生产却是在公元一世纪就已经出现了。班期所献宝刀的材料极有可能就是由乌兹钢制成。有了好钢,就不愁制不出好刀。
“你可知道贵霜炼出这种精铁的方法?”刘辩急迫的问班期。
班期茫然的摇了摇头,答道:“这种精铁的炼制在贵霜刚刚兴起,保密很严,尚无人知晓如何炼成。草民也只是偶然从一个贵霜商人手里买到,这才辗转运回中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