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大清洗(修)-《光熹帝国》


    第(1/3)页

    对于袁隗等人的公审,一直到光熹四年七月渐渐入秋的时候才开始的。

    从五月的平定叛乱到七月的公审,这其间的两个月朝廷大肆抓捕袁氏党徒。而叛乱平定后不几天又发生的种辑、袁遗等南军残余冲破东直门的事件,虽然说种辑、袁遗他们之所以能破开东直门,完全是卢植故意为之,怕这些溃军祸乱洛阳百姓,便将他们引出洛阳,在城外设伏歼灭。只是这件事让刘辩拿以当借口说帝国内部存在大量残余的反帝国分子和袁氏叛党,发动了镇压反帝国叛党的政治运动。

    在后世的历史文献中被大书特书,并被学者反复研究的光熹四年的大清洗开始了。

    这场大清洗运动在历史上影响之深远,就连它最初的发起人刘辩都没有预料。在今后的时间里,政治运动成为了大汉帝国的政治常态。也成为了今后的大汉皇帝打击政治对手的一种手段。几乎在刘辩之后的所有皇帝在位时都发起过一两起政治运动,有的手段比现在的刘辩还要激烈。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能像刘辩这样对政治运动控制的游刃有余,有些发起的政治运动对大汉帝国也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很多大臣,尤其是丞相对于皇帝发起的政治运动非常深恶痛绝。(今后历史上的政治运动的目标多数是丞相这样的权臣,皇帝对付不了他们,便发起政治运动,尤其是那种平民参与的运动,以民意汹汹为由对他们进行打击。)但是直到公元640年,大汉宁德十年,来自陇西的丞相李世民上书当时的宁德天子刘进,直陈政治运动的危害性,在取得皇帝的支持后,这才结束了由光熹帝刘辩开始,影响大汉帝国数百年的政治运动。

    不过对于现在来说,这场政治运动还处于萌芽阶段。这场大清洗以统调社为主导,最开始是以参与叛乱的袁氏党徒为目标,最后扩大到了司隶地区整个豪门地主阶层。

    对于袁隗等叛党的审判,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卢植荀彧等人是不同意刘辩举行什么公审的。然而在这一点上刘辩却取得了应劭的支持,坚持对袁隗等人进行了公审。

    在应劭看来,这种开放式的审判模式,群众参与进来,在观看审判大会的同时,对他们自己也是一种震撼,有助于宣扬律法的威严。

    而在叛乱中遭受的损失的官宦地主和平民阶层对于袁氏一党自然是咬牙切齿的痛恨,参与公审大会的积极性也很高。只是这种仇恨在刘辩的推动下,逐渐扩大成了对整个地主阶层的仇恨。

    辛评、周毖等发动叛乱的袁氏党人都按照罪行大小被判了斩刑或者囚刑。为了给洛阳的百姓泄恨,辛评、周毖在行刑的现场完全开放给了老百姓。

    虽然贾诩认为这样似乎不安全,不过刘辩并不担心三国里会上演水浒传中的劫法场桥段。

    在行刑前,刘辩还派专门的人历数辛评等人的罪行,结果越讲越引起遭受兵灾的洛阳市民的愤怒,最后愤怒的洛阳百姓终于一拥而上,将祸害他们的辛评等叛党你一拳我一脚群殴致死。尸体被打得面目全非,还被曝尸街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