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愤怒-《光熹帝国》


    第(2/3)页

    作为公孙瓒的老师,卢植在公孙瓒公然杀死刘虞后并没有在朝堂上受到指责,因为在界桥之战后反对朝廷再信任公孙瓒的最激烈的人就是卢植。真正力主一而再相信公孙瓒的是刘辩自己。

    刘辩一直妄图维持着一种幽州冀州,刘虞公孙瓒袁绍三股势力相互牵制的平衡局面,但是却低估了刘虞与公孙瓒的矛盾程度和公孙瓒自己的野心。

    但是在朝堂上,卢植一直都将幽州的局势糜烂说成是自己的失误,实际上也是在为刘辩的过失遮掩。

    有了卢植带头,贾诩也跟着向刘辩请罪道:“臣下失职,冀州的情报传来,此次公孙瓒攻杀刘虞乃是袁绍的挑拨之计。臣等未及时阻止,终使幽州局势恶化,臣万死难辞其咎!”

    冀州的统调社刚刚才把冀州的情报网铺开,能够传递情报已经勉强了,若是说对于情报能够采取什么行动,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刘辩心里也明白这件事,对于卢植和贾诩也不想多加指责,只是说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现在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了,大家还是说一说如今的幽州局势如何处理吧。”

    对于如何处理现在幽州的局势,众人的想法各异。卢植早先反对朝廷再信任公孙瓒,然而此时却一反常态,认为此时对于公孙瓒的处理应该低调。

    他向刘辩谏言道;“刘伯安(刘虞字)被害,天下震动。兖州牧刘岱上表称公孙瓒此举乃叛国恶行,要求朝廷宣布他为反贼,然而老臣认为刘伯安一死,幽州能够制衡袁绍的只有公孙瓒一人。若是我们对他逼迫太紧,反而会令他与袁绍联合,这样对朝廷大为不利。故此,老臣建议朝廷对公孙瓒的处理应当低调。没有了外部的威胁,以公孙瓒和袁绍之间势不两立的关系,必然会刀兵相向,倒时鹬蚌相争,朝廷渔翁得利。”

    刘辩闻言怒道:“公孙瓒上表说刘伯安谋反叛国,难道让朕承认刘伯安是叛贼,对公孙瓒进行封赏?”

    卢植劝道:“陛下,如今北方局势一触即发,袁绍坐拥冀州,窥视幽、并、青三州。若是朝廷对公孙瓒的行为定为反叛,袁绍必可挟大义之名攻打公孙瓒,届时公孙瓒败亡无人再可制衡袁绍,这将对朝廷大为不利。小不忍则乱大谋,还请陛下三思啊!”

    刘辩用鼻子重重的吸了一口气,思虑良久,最后握紧的拳头突然重重的砸在了桌子上。

    “刘伯安公忠体国,死后竟然还要含这不白之冤,朕……”

    刘辩面露苦色的闭上了眼睛。

    贾诩在一旁谏言道:“陛下若是不愿意看到刘幽州名声受辱,可将此事拖下来。公孙瓒上表刘幽州叛国,朝廷可以讲表章按下来。公孙瓒擅杀刘幽州之事,朝廷也可以不去表态。两边都不处罚,私下里可派人好言抚慰公孙瓒,诱其与袁绍相争,在其两败俱伤时朝廷再公布真相,还刘幽州一个清白!”

    刘辩咬了咬牙,实际上他心里明白现在的情况也只能这样处理了。面对日益壮大的袁绍的力量,现在确实不是和公孙瓒翻脸的时候。

    刘辩含恨同意了卢植、贾诩的办法。表面上朝廷对刘虞被害的事件不做任何表态,但是私下里却对公孙瓒派来邀功的使者热情款待。刘辩还亲自接见了这位使者,对他好言相慰,暗地里还给了他大量的财宝。

    受了贿赂的使者回去后自然在公孙瓒面前说尽朝廷的好话。不过公孙瓒也不是好糊弄的人,他心里也明白刘虞的贤名和朝廷对刘虞的倚重,自己将刘虞杀死,朝廷一点反应没有也让他不太相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