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权力交替-《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第(1/3)页

    是夜,方世玉拉着徐增寿,彻夜长谈,大明武装剿匪部队,从京营挑选了八千人的部队,从应天府开始。

    挨个山头盘查,寻找匪徒的踪迹,徐增寿也开始了他开挂一般的人生。

    大明洪武二十八年,三月初八!

    太和门,方世玉站在门内,一众朝臣在广场上,三拜九叩,行下君臣之礼。

    在这前一天,朝廷的水师战船,在蓝玉的带领下,扬帆出海。

    至于为什么是蓝玉,方世玉只能表示,船上都特么是藩王,寻常人真的压不住这些藩王。

    二十个藩王,五千兵卒,拖家带口,三十余万人,还有蓝玉带领的四万人,出海的战船,高达两千一百六十余艘。

    而方世玉没能如期迁都,也没能让蓝玉去打仗,为了不让蓝玉来烦人,索性把他扔到海上,看看这头猛虎,在海上能不能掀起狂风巨浪。

    而这一天,方世玉第一次在太和门朝会诸臣。

    也是朱元璋居于南宫后,时隔半年的工夫,大明朝廷的第一次大朝会。

    礼部尚书张紞,户部尚书夏元吉,左侍郎王钝,礼部尚书陈迪,右侍郎方孝孺,兵部尚书候泰,左侍郎刘儁。刑部尚书暴昭,工部左侍郎郑赐,左都御史景清,右都御史练子宁。

    除了远在泰安的严震直担任的工部尚书,没有被查处牵连到官仓失窃一案外,整个六部堂倌,近乎于大换血。

    方世玉搀扶着病怏怏的朱标站在大殿内,太和门外,朝臣跪拜,文臣武将已经堆满了整个广场。

    而就在前几日,方世玉听取朱紫怡的意见,由朱元璋的南北榜,干脆利落的一分为二,南方学子一次殿试,北方学子二次殿试。

    两次殿试,分别选中状元,榜眼,探花定额,如此来,既是最快的解决了朝廷用人荒,人手短缺的问题,更是让方世玉赚足了北方学子的拥戴。

    毕竟,往常的南北榜,虽然南北学子被分离殿试,但最终的状元,还是只有一个,迄今为止,也没有出现个北方状元来。

    实则,明初的南北榜,并不算什么突然出现的事情,这分配,在宋朝就有极大的渔轮声响。

    只不过是在洪武朝出现了巨大的高潮,而朱元璋也解决的让人应接不暇。

    洪武三十年,南北榜的事情,朱元璋一口气杀了刘三吾,张信,白信蹈,连同洪武三十年的状元,刚刚被点了个月,一并被朱元璋车裂。

    当然,这些人都只能是沸沸扬扬的南北榜的替罪羊。

    而方世玉这样搞,虽然对南方学子有着极大的不公平,毕竟科举就是要一碗水端平,但奈何,方世玉现在就是端不平。

    不过好在一切都能甩锅给朱标,方世玉只管告诉这帮人,都是按照朱元璋跟朱标的意思办的。自己只不过是个传话筒罢了,反正这江山也是老朱家的江山,又不是他的江山,他的目的只是让大明站在世界之巅,让华夏成为主宰。

    大明三年一次科举,若是长此以往的南北学子入取定额,状元,榜眼,探花,应有尽有,虽然会给大明朝廷造成南北对峙乃至两方学子的对碰。

    但这样的结果,也是方世玉喜闻乐见的,文人的新鲜血液补充的太快了。明末的东林党,楚党,浙党,根本就没有北方人。

    极少数挤进朝廷中枢的北方学子,也只能屈居于这些党派之内。

    南方学子认为家在南方,不收江南的赋税,提倡让利于民,方世玉不知道党争究竟是好是坏。

    但文官集团铁板一块,对皇帝来说,就不是好事。

    一步一步,方世玉搀扶着走到了太和门内在,扶着朱标那面鎏金打造的龙椅上坐了下来。

    朱标伸手轻轻摸了摸,转身坐了下去,方世玉就站在一边。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方,文武百官齐声呐喊高呼着,饶是双方隔了十数米的距离,方世玉还是能听到那震耳发聩的喊声。朱标则是眉头微皱,有气无力的揉了揉耳朵。

    方世玉忙碌了四天,带着朱标在紫金山祭拜天地,前往后周世宗柴荣的墓前膜拜,祭奠太庙,一番忙活下来,朱标才坐在龙椅上,但朱标却感觉这椅子坐下去非常不舒服。

    摇了摇头,朱标从底下取出一块垫子,放在龙椅上,重新坐好,登基之后,朱标的第一道命令是,去给方世玉搬个椅子过来,就放在龙椅旁边。

    方世玉自然是无所畏惧的,刚刚坐好,礼部侍郎方孝孺上前一步,站在太和门外,同方世玉和文武百官中央!

    手中拿着一份圣旨,敞开来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圣君骤退,归养南宫,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洪武圣君皇帝之遣命,以奉太上皇帝,属以伦序,入奉宗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位。深思付托之重,实切兢业之怀,运抚盈成,业承熙洽。”

    “兹欲兴适致治,必当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凉德,尚赖亲贤,共图新治。其以明年为太始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所有合行事宜,条列于后!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方孝孺看了看身后的朱标,只见朱标微微点头,方孝孺这才转过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齐声呐喊着。

    朱标道:“授翰林院编修杨寓,文华阁大学士,左都御史景清,东华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候泰,文华殿大学士。”

    “吏部尽快调任地方官员,结束地方权力真空,维护治安,发展。”

    “另,颁行大明律,严苛要求各级官员,审案,督案,皆以大明律为主,律无禁止则于民允可,律无授权则于官不允。”

    “自洪武二十八年五月起,刑部组排人手,锦衣卫督查,御史台全程监督,彻查天下案件,凡有冤假错案,屈打成招!”

    “严刑逼供者,平白遭受牢狱之灾,牢中一日,朝廷补贴百贯宝钞,此定无地区之分,一视同仁!”

    “另,查处冤假错案,手眼通天,诬陷黎庶,屈打成招,逼供者,所有参与者,无分官职大小,以同罪责罚!”

    “冤假错案如何判,判刑者连同参与者,一并惩处,鉴于朝廷要对无辜受冤者进行赔付,按照一日二百贯宝钞的牢狱之灾补偿,向审案参与人员追缴!”

    “大明律明确货币法,任何个人,组织,势力,不得焚毁,丢弃,不得以任何理由,借口,拒收大明宝钞!”

    “拒收者,予以一年牢狱刑罚。”

    “户部加紧宝钞的动作,务必保证宝钞不得出现私印,锦衣卫严格督查各地,凡有私印宝钞者,查证属实,格杀勿论!”

    一口气说完这些方世玉早就传给他的话,朱标似乎已经有点扛不住了,转头看着方世玉,用眼神示意他,可以退朝了。

    方世玉点了点头,又搀扶着朱标站了起来,身边的当值太监赶紧高喊一声道:“退朝!”

    虽然整个登基过程中,没有提及过方世玉一言半语,但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今这个大明王朝,做主的人就是方世玉。

    至于朱标,那得等他病好了,才能接手,而到了那个时候,估计朱标只需要做个现世皇帝就成了。

    徐辉祖火急火燎的便要出宫去,毕竟今天朱标登基,他可是做好了准备,要回去喝花酒了。

    “这半年的时间,过得可真快呢。”常茂在一旁嘟囔道。

    徐辉祖道:“那可不,半年前,你领着京师三营数十万精锐,我领着五城兵马司,现在好了,无官一身轻!”

    徐辉祖一脸无奈的摇了摇头,也不知是不甘,还是怎的,但毕竟他们都属于外戚,朱标想用,却也要有所防范,不然的话,已经做好了登基的准备,方世玉何必要让蓝玉出海。

    老朱头虽然退居幕后,当起了甩手掌柜,但此时朱标显然已经替代了老朱头的位置,方世玉对此也是有些哭笑不得,老朱头这一手无缝衔接,玩的那叫一个炉火纯青啊。

    合着自己甭管老朱家谁当皇帝,都是给老朱家打工的命。

    这时,一名小太监来到徐辉祖的身后道:“魏国公,开国公!请留步,请留步!”

    “怎么了?”常茂摇头叹息的说着。

    小太监道:“殿下要二位国公去武英殿见驾!”

    朱标登基之后,基本跟老朱头一样,也当起了甩手掌柜,倒不是他想偷懒,主要是他的身体状况不允许啊,只能一切继续让方世玉代劳了。

    不过如今身体稍微好转了一点,方世玉处理的一切事务,他都要让人念给他过一遍罢了。

    ......

    武英殿。

    方世玉的面前,画着一张巨大的地图,这张地图就是当初在大明皇室第一次家庭会议上,崭露头角的地图。实际上跟当初碑老朱头从罗复仁手里抢走的九州图,相差无几。

    方世玉将一众皇子都送了出去,并且给钱,给粮,给人,给物资,他们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方世玉已经无心去管。

    看着大明腹部的位置,方世玉叹息一声道:“必须拿下来了!”

    这时,徐辉祖和常茂一同来到了武英殿,见到方世玉躬身作揖道:“先生!”

    “赶紧过来吧。你们看一看,这是四年多的工夫,锦衣卫在交址测绘的地形图!”方世玉拉着徐辉祖和常茂来到了土堆前。

    沙盘上弄的很清楚,交址境内的河流,山地,平原,都被表示了出来。

    徐辉祖一脸迷茫的看着方世玉道:“真的要对黎朝动手?”

    “那不然呢,祖宗之地,已经丢了几百年了,该拿回来了!”方世玉语气笃定道:“而且还可以接着这次机会,将宝钞在军队中推广!”

    “以后当兵吃皇粮,只吃宝钞就行了。”

    方世玉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常茂开口道:“可是你不是答应梁国公。。。。。。”话刚说了一半,常茂瞬间赶紧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闭嘴。

    徐辉祖道:“拿下交址,你打算怎么治理?哪里已经脱离中原数百年了,而且朝廷迁都泰安,距离交址太远了。”

    “那没关系,可以和云南一样,军管!严酷镇压!”方世玉面色平静,拿下交址是必须做的。

    只要拿下了交址,大明在南海的战略就能达到空前强盛,整个南海,虽然现在也没有能和大明抗衡的海上力量。

    乃至全世界都不存在任何一支舰队,可以和大明的舰队规模,战力相提并论。

    不过交址那块地方,方世玉还是很想要很想要的。

    “可是这样的话。。。。。。”徐辉祖倒是没有考虑过能不能打下来交址,一个黎朝,黎朝的军事水平什么样子,他太清楚了,而大明已经全军列装洪武二十四式火铳,朝廷的订单逐年增加,火器的发展,使得大明的军事实力暴增。

    而黎朝?那边还在用冷兵器呢。

    常茂道:“拿下交址不难,给我五万精兵,一年之内就能搞定,但问题是事后治理。这就是难事了。”

    “黎朝有子民数百万,照比大明的体量,确实不是很多,但他们真的也不少了,在那么点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上,数百万民众,绝对算是一个超级国家。”

    想要统治数百万已经同中原分裂出去数百年的子民,没有个好办法,确实不知道要如何做。

    “简单,杀就是了,所有抵抗,全部屠城,从北边屠到南边,交址可以一个人都不剩,从内地迁徙百姓过去,但交址必须握在朝廷手里!”

    方世玉为了拿下交址,不惜以屠杀来达到目的。

    徐辉祖和常茂对视一眼,心中一震,常茂道:“这样,不好吧......”

    “恐惧,是最好的办法,制造恐惧,屠杀是唯一的手段更何况,黎朝只是一个开始!”

    方世玉没有屠杀殷商遗民,是因为他需要殷商遗民在东胜神洲帮助大明的势力在哪里进行开发,发展。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大明无力迁移百姓过去,而黎朝交址那边就不同了。

    他们同中原虽然有高山阻碍,但并不是跨不过去,一千年前的老祖宗能过去,更何况是一千年后他们。

    既然不用担心无人开发,会因为屠杀造成领地荒芜的凄苦景象,屠杀,就是最好的统治手段。

    一劳永逸。

    “而且,这次去交址,为了保证交址不会出现意外,比枪杆小的,不杀,妙龄女性不杀,其他的,都可以杀。”

    “我打算派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去交址一展抱负!”方世玉最终开口说道。

    常茂疑虑道:“这样杀完了,交址可就真的没多少人口了。让方孝孺他们去给活着的人洗脑吗?”

    “你倒是变聪明了,方孝孺他们既然是大儒,名儒,一肚子墨水,胸中却没有什么治国良策,手上也无安邦之能。”

    “让他们去交址教化哪里,最合适不过了。”

    “我已经想好了,你带六万火铳营士兵,从这里一路南侵,那里不适合骑兵大兵团展开作战,而且他们骑着的大象,马匹也不好对付他们!”

    “还是步兵炮兵来的方便!”

    “至于魏国公,去把这里拿下来,要多少兵马?”方世玉深刻的展现了,什么叫穷兵黩武。

    南边想要拿下交址,回头又拉着徐辉祖来到地图前,指着东察哈台,后世的新疆地区,笃定道:“这个圈,全部拿下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