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拿储君之位做文章?-《太子英明》


    第(2/3)页

    用什么话来形容呢?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确实合适。

    萧昕一脸的羞愧,红着脸,不敢去看刘益州。

    刘益州拱手道:“启禀陛下,虽然事情有所不利,却也不是完全没有挽回的余地。”

    “第一,此事仅仅发生在陛下、五殿下和太子殿下之间,并无旁人知晓。”

    “第二,陛下没有答应,也没有下旨。”

    “所以,陛下完全可以不认此事,只管下旨,封太子殿下为储君。”

    “太子殿下若是奉旨,自然就只能留在长安,为陛下所软禁。”

    “太子殿下若是抗旨,则陛下自然就更有理由留下太子殿下在长安。”

    这个主意嘛,萧天行心下一动,暗想,倒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这时,门口进来一个太监:“启禀陛下,皇宫正在到处散播一个消息,说是陛下册封五殿下为大夏国储君。”

    “啊……”萧天行登时大吃一惊,“不好,此乃太子之谋,被他抢了先机。”

    刘益州微微一叹:“太子之谋,从不落空,从不落后,果然不假。”

    “陛下,看来不但宫里在传这个消息,恐怕民间也已经开始在传这个消息。”

    “以及……”刘益州淡淡说道,“太子明日要离开长安的消息,必然也已经在传播了。”

    “如果陛下再扣太子殿下,就会彻底失去长安的民心。”

    “到时候,即便太子殿下强行离开长安,道义上也是陛下输了这一局。”

    “所以,这一局,陛下已经输了,太子已经胜了。”

    “……”萧天行实在不甘心,却又不得不承认,刘益州说得在理。

    接着,刘益州将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呢,太子殿下破局,舍弃了储君之位,或许陛下可以拿来做做文章。”

    拿储君之位做文章?

    萧天行心下一动,问道:“刘爱卿之意,借储君之事,废太子之位?”

    刘益州含笑点了点头:“所谓,有储君,便无太子。”

    “有太子,自然就无储君。”

    “而太子与储君并非一人者,乃是天下之乱始。”

    “因此,既然太子殿下放弃了储君之位,便是放弃了太子之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