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真心换传统-《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第(1/3)页

    第171章真心换传统

    冬春之际,竟然有台风?如果记录没错的话,可能就是这段时间会发生的。

    其实,崇祯皇帝不知道,冬春之际,也是存在台风的可能性,只是概率低一点而已。比如说2004年2月14日,江苏省沿海地区就曾经出现了热带风暴“凤仙”。

    不过崇祯皇帝知道一点,这时候的船,抗台风能力是非常差的。

    远的不说,就说崇祯年间,当时孔有德和耿仲明坐船逃离山东,要去投靠建虏的时候,尚可喜奉命在旅顺那边拦截,结果就是遭遇了风暴,拦截的船全被风暴打没了。

    再说一个长江发生的案例,即1658年,郑成功与南明兵部侍郎张煌言率领的北伐军进入长江,但在到达羊山时遭遇了飓风。一千多艘战船中有三分之一被毁,八千多将士溺水身亡,郑成功的三个儿子也在此次事件中遇难。由于损失惨重,郑成功不得不撤军南下。

    想着这些案例,崇祯皇帝一时之间就犹豫了,最后还是对方正化说道:“大军在扬州已经得到粮草补给,就先不急着去应天府。回头打出旗号,沿长江北岸西进,吸引贼军来攻,也能破解贼军围攻应天府的打算。”

    方正化听了,心中稍微有些犹豫。

    如果皇帝领军进入应天府的话,就算只是五万大军,凭借南京的高大城墙,也能耗掉几倍敌人的锐气,然后再行反攻,胜算会更大。

    而如今五万军队不去南京,只是沿长江北上寻贼军作战,这压力绝对是非常大的。

    不过他一直陪在皇帝的身边,当然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因此,在犹豫片刻之后,最终没有说什么。

    京营又在扬州府城一天之后,便把城防交给了史得威的地方军队,撤出了扬州城,准备开拔西进了。

    随着京营将士的出城,扬州城的百姓便开始出门活动了。对于城外驻扎的皇帝大军,他们依旧是害怕,不敢靠近,更不敢接触。对于军队的一些购买需求,不少店铺往往是看到军队过去就早早关门,不敢做买卖。

    这让收到消息的崇祯皇帝有点意外,按理来说,自己在扬州城铲除豪强,革新盐政,大大降低盐的价格,还有实施粮食管制,这可都是对百姓有利的措施,他们应该感激才对,怎么还是畏惧京营呢?

    于是,他让方正化安排人去打听了下情况。等到下午时候,方正化便有消息了,对崇祯皇帝说道:“万岁爷,这扬州府的百姓,有很多以前是靠那些大盐商赚钱的,如今大盐商都被杀伏法,他们的商铺之类也被封,那些伙计什么的,畏惧朝廷,被他们影响之下,大部分扬州府百姓便不识好歹,也是畏惧朝廷,畏惧京营!”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想便算了,反正日久见人心。在扬州的这些举措,虽然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老百姓也是很受益的不是!

    这么想着,他也就无所谓了,开始想粮草运输的问题。

    之前从京师南下,是沿着运河而走,好处就是粮草物资可以通过船运的方式,就很是便利。

    但是,如今要西进的话,这粮草物资的运输就是一个问题了。

    陆地走的话,是需要征集很多大车来运送物资,如果没有专门的辎重营,那可能还要征发大量民夫运送物资粮草才行。

    当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用船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但这么一来,军队就没法离开长江岸边太远。

    折中之下,崇祯皇帝决定,一部分用陆运,一部分用船运。

    于是,他没有强行征集车船,而是传旨给史可法,通过雇佣的方式来获取车船。

    结果,问题来了,扬州府这边,压根没多少人愿意被京营雇佣。

    对此,方正化都恼了,向崇祯皇帝提议道:“万岁爷仁慈才不用征召摊派车船之用,结果这里的刁民却不识相,那就干脆下旨征召摊派算了!”

    崇祯皇帝当然是不高兴的,但是他营造一个军事上战无不胜,民事上以民为重的人设,一直坚持在这么做。甚至这次南下之际,为了曲阜孔家和这扬州的大盐商,他还多次铺垫,强调以民为本。

    如果这个时候因为不高兴了,就改用老套的做法,虽然说别人也没法说什么,毕竟朝廷有这个权力,历朝历代也这么做的,但是这和崇祯皇帝自己的理想也是不符合的。

    乱世之中,民心之重,他比这个时代的人有更多认识!

    因此,最终崇祯皇帝决定保持人设始终,便摇摇头,否定了方正化的提议,道:“那就传旨操江提督,拨一部分运输船过来。”

    方正化见皇帝已经决定,便只好回奏道:“奴婢遵旨!”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还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就在当天晚上,忽然风声大作,还夹杂着大雪,笼罩了江南。

    “呜呜呜”的风声,犹如末日嚎叫一般。

    亏了京营是最为精锐的军队,就算是扎营,那也是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帐篷都扎得结实,只有少数帐篷被吹翻,也是很快就把军卒分流到其他帐篷中过夜。

    但是,台风之下,扬州府就遭殃了。

    谁也没想到,在这大冬天的,台风会夹杂大雪而来。

    或者说,就算他们知道,以这个时代的条件来说,还有他们的家境来说,大部分百姓是无力独自抗衡天灾的。

    因此,等到天亮时候,大雪还在下,风虽然小了一点,但是扬州府的百姓,都在哀嚎了。

    崇祯皇帝在天一亮时,便出中军帐查看情况。

    真的是,目光所及之处,原本有的一些大树,都倒在地上,被白雪覆盖了好多,只是露出一些枝杈而已了。

    扬州城外的棚户,大部分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是被风吹走了棚子,有的是被雪压塌了屋顶。

    有一些百姓,男女老少都有,都在那挖着塌陷的家,呼喊着家人,或者抱着已死家人在大哭。风雪之下,好多都成了雪人。

    扬州城里也好不了多少,大部分百姓的房屋,都是茅草顶,黄泥墙而已;不要说这种了,甚至有瓦片房的,都有被风雪破坏。

    就算在城外,也能听到城里面同样有哭声,喊声传出来。

    军营之中,各军将领在天亮之后,纷纷赶到中军帐这边禀告各营的情况。

    就少数将士被狂风吹起的物体砸伤之外,基本上没有多少损失。

    皇帝在注视扬州府城内外的情况,他们便也陪同着看。

    一会之后,方正化便向崇祯皇帝奏道:“万岁爷,扬州府遭受如此重灾,不可能再雇到车船了。”

    大概的情况,军中主将自然都是知道的。

    高杰听了之后,幸灾乐祸地说道:“让他们不识好人心,要是被雇佣了,还能减少点损失,如今却是活该,遭天谴了!”

    其他将领听了,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从他们的脸色上看,大概是认同高杰这话的。

    真要是换了别的皇帝,甚至不用皇帝在,就他们这些将领,军队要去打贼寇而需要一些车船,直接征发便是了,自古以来都是这么做的。却不想皇帝发善心,只是雇佣,会给他们钱,这些扬州府的人却还不愿,如今遭了风雪的殃,确实活该如此!

    可谁知,崇祯皇帝听了,却只是严肃地说道:“休得幸灾乐祸,准备救灾!”

    一听这话,一众将领都有点不解了,当即都转头看向崇祯皇帝。

    吴三桂还提醒崇祯皇帝道:“陛下,我们可是京营!”

    言外之意,京营可是御林军,你皇帝的亲军,随驾出征是本份,但是这种地方救灾算个啥?

    崇祯皇帝听了,转头环视手下这些将领,心中有数。

    在这古代是有等级之分的,甚至可以说等级森严,不会有几个人能真的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想事情。什么为民请命,虽然有这样的说法,但是这个民其实不一定是普通老百姓。

    纵观华夏历史上,有后世觉悟的人,绝对不会多。

    海瑞算一个,不惧高官显贵,哪怕是普通老百姓的冤情,他都敢于为其做主!

    岳飞也算一个,岳家军的口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也是没几支军队能做到的。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便严肃地看着眼前这些将领,说道:“京营怎么了?京营也是大明朝的军队,是朕的军队!军队是干什么的?保家卫国,知否?”

    听到他的语气严厉,一众将领便不敢说话了。

    于是,就听到崇祯皇帝的话,在这风雪中大声说着:“国是由无数家所组成,保家卫国才能连在一起。朕领卿等征讨贼寇,就是要保大明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让朕的子民都能安居乐业,实现天下太平!可如今,贼寇祸害百姓之外,亦有天灾。”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着扬州城方向,然后又严肃地说道:“卿等看看,朕的子民能安居乐业否?朕领着卿等,是要为他们能安居乐业!谁不让朕之子民安居乐业,朕便讨伐谁!贼寇,朕要伐之;天灾,朕亦要抗之!这些,可有区别?”

    问出了话,扫视这个时代的将领,目光所及之处,这些将领都是低下了头,不敢和皇帝对视。也就龙威营的统领陈永福,没有避开,而是眼睛发光。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语重心长地说道:“朕希望卿等记住,我们所有一切,皆是取之于民。民不安,则必会损及我们。民安,则国强。朕的将士,也皆来自于民。想想军中将士,想想卿等自己的父母亲友,如若他们遭灾,就能因为是京营将士而不伸出援手么?”

    说到这里,他语气又严厉了一点说道:“朕现在领着卿等打扬州战事,敌人便是天灾,目标是尽可能多的救治百姓,解决百姓的住和吃的问题。遇到趁火打劫的,严惩不贷。朕会派锦衣卫巡查,各军做得好的,记功;若有做不好的,朕也不会轻饶!”

    听到这话,不管是草莽出身的高杰等人,还是出身将门世家的吴三桂等人,都已经明白了,这是一次战事,是皇帝非常看重的一次特殊的战事。

    于是,他们当即纷纷抱拳回奏道:“末将遵旨!”

    崇祯皇帝见他们都懂了,便语气缓和了一点,又道:“扬州府领3州7县,并直辖江都、仪真、泰兴县。各军分配,以县为单位分配抗击天灾。朕的意思,卿等回去传达给军中将士,让他们把此次救灾当作是给自家救灾一般。表现好的,都按军功论赏!”

    “末将遵旨!”众多将领听了,又是齐声回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