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实弹震撼,军工生产-《抗战惊雷》
第(3/3)页
先进的,土办法,杨天风搜肠刮肚,能用的全部都上,一件件杀敌利器就这样不断地制造出来,一批批弹药物资也输送部队,增加着战力。
40单发榴弹发射器制造出来了,确实如杨天风所料,发射器容易制造,定装榴弹却生产困难。弹壳、引信、战斗部等等,全都需要重新建立起一套制造工艺和技术标准,且战斗部还需要比较精细的加工。
杨天风索性把迫击炮炮弹和榴弹改成延时引线类似于手榴弹。这样虽然不够完美,但也是暂时的,等到日后机器更多更好,技术更精时再改成触炸也不迟。
当然,如果集中全力,产量自然能大幅增加,但其他武器弹药的生产呢?子弹、手榴弹、地雷、霰弹枪、迫击炮弹、迫击炮、钢拳、榴弹发射器这些也都是正在大扩充的军队所需要的,在有限的技术设备、人员、材料等条件下,也只能采取相对平衡的生产进度。
添置或自制机器设备,招聘技术人员和工人,这当然是提高产量的办法。而加强管理,实行科学分工、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是非常重要的举措,杨天风对此也进行了一番规划布置。
涡阳的卧虎岗造枪厂,现在负责生产制造霰弹枪和所用弹药、榴弹发射器、枪用瞄准镜,以及少量的手榴弹和地雷。
设在芒砀群山中的兵工厂,则在接收了卧虎岗的部分设备,以及大部新置机器后,承担起了绝大部分军工的生产。而炸药、铸造、镗孔、铣削、组装等车间,又分布于保安山、立山、僖山、黄土山等处。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安全加保密,这固然是杨天风的考虑。同时,经过细化的工序又使每个车间的工作变得简单而重复,降低了技术含量和对工人的要求。这样一来,不需要多高的学历和技术水平,很多工作便能由普通百姓承担,熟练工作而已。
再加上合理的奖励、严格的责任划分、计件工资的激励等等,兵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正规,工人总数量已突破六百,显示出了蓬勃的活力。
在军工生产中,瓶颈会不断出现,杨天风和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却有信心一个个地突破。最令杨天风感到欣慰的是兵工厂开始运用互换性原理1798年美国最先采用以批量制造零件,尽管还有不足,却是走向标准化的非常可喜、可贵的一大步。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