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毫县并军-《抗战惊雷》


    第(2/3)页

    这似乎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林存孝觉得余亚农是基本答应了杨天风的条件,否则,怎么会有“如何安排”这句话?

    不过,现在不是字斟句酌的时候,而是通知部队夜里入城,进行防御准备,并分兵城外要点,构筑阵地,迎战敌人。

    睢阳、太康一带有**庞炳勋部李振清旅睢县、杞县等地有新四军彭雪枫、萧望东、张震所部商丘周边的乡村还有数支游击武装。这些都是牵制豫东日军的力量,使日军在大举回师华北前,难以抽调出足够的机动兵力。

    太平集一战稳定了夏邑县的抗战局面,毫县若再能歼灭或重创敌军,整个豫东的抗战形势都将有所改观。而在当时,也只有三纵有这个实力,有这个信心,有这样的布置。

    没办法,扩充军队便需要武器弹药,兵工厂可是不造枪枝的,霰弹枪产量有限,也满足不了要求。

    五百多鬼子,数量虽不足一个标准大队,但炮火可能与标准大队相当,再加上轻重机枪、掷弹筒,以及日军的作战素质,绝对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至于两个团不满编,约八百多人的伪军,倒是好对付,甚至可能成为突破口,造成歼灭或重创鬼子的战机。

    当然,对付鬼子,杨天风还是有很多办法的。特别是第一次与他和三纵对阵的日军,几乎没有不吃些亏,被坑上几回的。

    杨天风率部队趁夜开进毫县县城,只留少部驻守,其余各部便直接开赴指定的地点,紧锣密鼓地作着迎战的准备。杨天风和余亚农也没有多客套,召集自卫军第五路,宣布了合并的政策。在余亚农的鼓励支持下,两千多人的队伍有一千四五百都愿意留下加入三纵。

    杨天风立刻宣布成立四支队,由余亚农任支队长,林存孝任参谋长,并从蒋支队、警卫团中调动部分老兵进入四支,四支的一些新兵则被抽出补充进老支队。这样一来,除驻守各地的少量部队外,杨天风手中的兵力已经超过五千。

    除了考虑到四支刚成立,战斗力不能令人放心的原因外,杨天风虽然有重兵在手,也没有扑上去就打的心思。

    琐事处理完毕,杨天风和余亚农率领四支和警卫营开出县城,连夜赶赴计划中设定的战场县城西面的十八里镇。

    早上四点多钟,天色已经亮了。看到镇子里喧嚣吵闹,百姓在疏散离家,战士们在镇外构筑工事,杨天风才松了口气。

    参谋长梁末青赶过来汇报了情况,十八里镇周围的地形地势还是比较适合打阻击的,虽然有迂回的道路,但已经分派部队前去构筑工事、加以扼守。特战队和游击队已经前出,择地扰袭敌人,争取时间。

    “我军要在镇子里与敌人战斗?”余亚农稍有些意外,在他想来,应该是挖壕掘沟,在野外抗击敌人,或者是在县城依靠城墙与敌作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