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毫县并军-《抗战惊雷》


    第(3/3)页

    “巷战、夜战、近战是最能拉近我军与日军战术素质的战术。”杨天风伸手指了指镇子,解释道:“这个中等镇子比较合适,县城嘛,太大了,需要的兵力太多。机动兵力不够的话,难以对敌人形成围歼和追攻,只能是击退。”

    胃口很大啊!余亚农并不确切知道三纵出动了多少人马,只知道攻占鹿邑的敌人有两千多,很强大。

    但按杨天风的计算公式,在野战中三纵可能要两打一或三打一才能抵挡住鬼子,如果有完备的工事,这个比例能降到15比1,甚至是一比一如果是巷战,凭借近战利器,三纵就肯定能以一比一的数量与鬼子进行缠斗,再辅以陷阱、飞雷炮,这个数量还是能降低。

    至于伪军,杨天风认为在一比一的情况下,足以正面击败他们。这样一算,三纵能抽出至少三倍以上的兵力来对付鬼子,还不是正常的野战。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杨天风和三纵对鬼子的兵力、火力,甚至是作战方法,都非常了解。而鬼子,特别是柘城的鬼子,对三纵的装备和战术打法,对杨天风的狡黠狠辣,却是了解不多。这第一次交手,吃上大亏应该是肯定的。

    “敌人的主力十有**是要走路程最短的大路。”既然十八里镇适合巷战阻击,预定的作战计划便无需大的更改,梁末青笑着对杨天风说道:“就由我率部大迂回,司令在此坐镇指挥吧!”

    大迂回也可以视为堵截敌人有可能的分兵合击。由鹿邑至毫县,有两条比较大的路可走,最大的那条便是太清宫镇、十八里镇,由西面直逼毫县另一条则是太清宫镇、安溜镇、鹤岗镇、华佗镇,由西北方向进抵毫县。

    无论敌人是否分兵,大迂回的部队都有断敌后路,夹击敌人的任务。

    杨天风点了点头,除了陈支队的两个大队及部分炮兵外,他又征求了余亚农的意见,从新成立的四支队抽出一千余人归属梁末青指挥。

    按照正常的思维,敌人若是分兵,极大的可能将是由伪军为主,梁末青的部队便有强攻击败其的把握。如果是鬼子的主力要绕远,那就节节阻击,将敌诱至县城,杨天风率部从后夹击。

    计划是周详的,尽量考虑到了各种可能,准备了很多应变的措施。这让余亚农猜测,杨天风和三纵对毫县是早有预谋,周边的情况了解得很细致。

    不管怎么样,人家三纵是真心接纳自卫军的,四支队刚刚成立,人家就把枪弹太平集之战的缴获基本给配齐了。想到皖省对自己和自卫军的态度,恐怕只有解散裁撤一途。未完待续。


    第(3/3)页